近日,在由团市委、市青年企业家联合会共同打造的第六期江门青企论坛上,中山大学岭南学院副院长、知名企业战略管理专家张建琦教授以“如何提升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为主题,旁征博引、诙谐幽默地为我市企业家上了一堂MBA课程,赢得大家的广泛赞赏。
在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下,如何从入世后70%的企业将被淘汰的局面中突围?如何突破成长缓慢与疲软?如何与国外企业的雄厚资本与品牌优势相抗衡?如何创新管理模式,跟上发展的步伐?关键的就是如何提高企业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个体企业的成长,也关系到整体经济发展,所以它成了企业家们关心的焦点。
管理者的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
许多企业家、管理者认为把企业做大、做强就是成功,于是盲目地扩张和多元化就成了必然之路。事实上,企业大了不见得强,企业无限扩张也不见得好。究竟什么样的企业才是好的企业?张教授认为,好企业一定是规模合适、跟自己能力相匹配、长寿的企业。而中国很多企业只片面追求规模,忽视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企业家脑子里的核心价值观。
改革开放20多年,许多企业成长才十几年,企业家的能力将决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家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的命运。但是,许多企业家带领自己的团队攀登到一定高度时,却停滞不前。这就因为成功是失败之母,成功越多,思维就可能越封闭。在经商过程中,企业家一定会形成自己的一些经商模式,这个模式一旦形成,思维也随着定势,然后自我封闭,这是企业家改变和完善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障碍。
文化塑造力是基业长青之本
文化就是一种传统、一种非正式制度。它能规范员工的行为,塑造员工的价值观,有效地保证企业能够坚守自己的的核心理念,让员工有归属感和使命感。
如果企业没有核心理念或者核心理念不清晰,管理者和员工没有共同的目标,不清楚前进的方向,不能体会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没有从事一项事业的使命感,无法从工作中得到成就感,这就必然导致企业战略错位、组织和制度混乱等一系列问题,企业的内耗就会大大增加,战斗力就会大大降低。
张教授认为企业家要特别重视企业文化的塑造,这是让企业约束力持久且减低企业管理成本的有效手段。
以学习促进持续发展
当大多数的企业还处在混沌、混乱、模糊的阶段时,企业也只进入了投入期和成长期。在这个阶段,很大程度上,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取决于企业家能力的持续长久增长。学习就是企业家能力持续发展的原动力,因为企业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理论学习和经验学习,而中国的企业家偏偏就没有把学习列入工作日程。张教授认为,其实现在的企业家在管理上遇到的问题前人多数都遇到过,只是他们不知道而已。俗话说:“掌上能有千秋史,胸中自有百万兵”,核心竞争能力从哪来?就是从学习中探究出来。
制度设计能力确保低成本稳定运行
企业要有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看企业的制度设计能力。因为有没有制度,有什么样的制度,效率是不一样的。制度有可能转变为生产力或有生产力性质,企业不能忽略制度设计。张教授认为衡量制度是否合理的标准就是看资源是否合理配置。一般来说,物质资源在企业里配置都比较合理,但人力资源配置却往往成为问题。特别是家族企业里,对管理者没有了约束机制。
因此必须形成一种激励相容制度。当一个人要保障个人利益的时候,他首先要保住公共目标和企业利益。如果你敢损害公共利益,这个机制确保你的利益先受损害。因此,为保障自己利益必须保障公共利益。企业只有提高制度设计能力,才能更充分地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