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看近来的一些例子。中国正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民营资金大量涌入钢铁、汽车、金融等热门行业。我经常向这些企业家请教,为什么你们都要进入这些热门行业?答案包括行业规模、高赢利、高增长、高潜力等。但最后都会加一句,只要这些行业还有国有企业在挣钱,我们就一定可以挣钱。
听多了这样的话以后,不由得想到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两人去山中露营,突然出现了一只老虎,其中一人赶快换上跑鞋,另一人不解地问:“你换上跑鞋有什么用?”答:“我只要跑得比你快就行!”
不知道这个故事原本想说明什么,但我觉得它充分反映了现在中国企业战略思想的缺乏。如果我们把市场比作吃人的老虎,民营企业家就是换好了鞋的那个人。由于体制的优势,跑得比国有企业快,但根本问题不是你能否跑得过对手,而是你最终能否跑过市场。即使你能跑过几个对手,但最后还是要被老虎吃掉,这样算不算成功?
大部分民营企业家的思路是,不管什么行业,彩电、手机、汽车,我先挤进去,然后拼命跑,跑得最快就行。无论竞争如何激烈,所有的人都认为自己是最后能活过来的,他们相信的是凭实力拼到最后。今年几千万的手机库存和更为庞大的产能过剩,不知道2002年还充满希望的众多企业如何消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拼胆量,到后来的拼宣传、拼渠道、拼规模、拼体制,成功的中国企业家个个身经百战,可是每一次都是相同的思路、相似的手段。规模在扩大,但实力未必有多大的提高。在一个迅速全面市场化、全球化的竞争环境下,下一步拼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