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改革不能造成流失与浪费

  “国有企业改革一定要注意不能使国有资产流失,不能造成国家资源和资金的再度浪费!”日前,安徽省人大代表、原安徽寿春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于政进,以自己的切身经历向记者阐述了他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看法和建议。

  据于政进介绍,安徽寿春水泥有限公司是寿县的一家大型国有水泥厂,建于1958年,是县里的龙头企业,国家对其固定资产投入较大,职工有1600多人,在计划经济时代曾给国家作出过很大的贡献。由于历史原因,企业长期以来背负着沉重的职工就业和吃饭问题的包袱,而工作效率却上不去,面对严酷的市场竞争环境,不仅毫无优势可言,而且还处处被动。自国家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后,寿县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改革势在必行,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由寿县县委、县政府牵头,在本着不使国有资产流失和确保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对寿春水泥有限公司进行改革。政府和企业双方都在擦亮眼睛寻找合作对象,力求让有资产、会管理、肯接纳大部分职工、真正能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的资本和管理者进入企业。直到2003年8月份终于和香港成美公司顺利签订了租赁合同。首次付租赁现金1000万元人民币,但是只留下600多职工,企业按照省里的相关政策用这些资金为下岗人员办了低保等相关手续,并进行了妥善安置。最后不仅把企业改活了,也使广大干部职工平稳地接受,算是一次成功的改革。

  于政进说,作为一名董事长,我全程参与了租赁过程中的谈判、签约和一些事物操作。也找了很多家企业,在进行多次对比后,才算找到最满意的。说真心话,将企业租赁出去,我的心里是不好受的,哪个做父亲的愿意将自己亲手抚养大的孩子给人家呢?而且开始时职工也不理解,虽然在做工作的过程中压力很大,但不敢有丝毫疏忽,群众利益无小事啊!同时还要考虑将厂子租赁给别人,若价格不适中就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如果对方不能很好的将企业盘活,不仅改革前功尽弃,也会伤了广大职工的心,更使企业面临新的一轮浪费。还担心在职工安置问题上谈不拢,就会给政府造成很大的负担,给社会造成更多的不稳定因素。国企改革千万不能草率。现在企业总算较平稳合理的改制成功,公司虽然只有600名员工,但仍然保持了原有的生产规模,并且实现了高效运转。2003年改制的当年就获利,今年预计产量可达40万吨,销售收入上亿元。原来不理解的群众看到现在的情形也都表示理解,原企业下岗人员现在基本都已实现再就业了。

  于政进代表说,自己也时刻关注着全国其他地区的国企改革情况,特别是对现在国家要付出如此大的代价振兴东北三省老工业区经济理解得更为深刻,他认为,国家再不能让其他地区像东三省的工业经济那样等到逐渐萧条的时候,才会给予扶持。因此,国有企业要改革就要趁早,才能抓住最好的时机。改革必须把职工利益放在首位,改制方案要按政策办事,尊重职工意愿,才能顺利推进改革,取得良好成效。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