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哪位企业家能在公开场合讲自己的企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是多么多么的融洽,那的确令人肃然起敬。因为“整合关系资源”历来是企业家们的头等大事。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就在2003年下半年,企业家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又因为河北大午集团董事长孙大午的判刑而成为热门话题;而与此同时,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徐立华却因与当地政府关系好得令人嫉妒而成为众多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令笔者敬佩的倒不是徐立华的哪些手段和妙棋,而是徐立华坦言的一个原则:“其实很多人不明白,现在中国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人根本不把这句话当一回事。有的只看到市场经济几个字,其实它们是完全不能脱离的一个整体。做企业,首先对这个要搞明白,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我们搞企业是在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否则我们就不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了……”
波导的员工都庆幸自己拥有一个头脑十分清醒且将各种关系调理得如此和谐的CEO。据悉,有其它做手机的企业给徐立华手下的人出年薪百万,但没有一个人走。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他们欣赏徐立华的这种魅力和能力。由于他多年对各种关系及距离有着绝对的清醒认识,才使波导公司一步一步走向辉煌,实现手机连续3年蝉联国产手机品牌第一的业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建华在不久前评论波导公司时有这样一个观点:徐立华的经历似乎是中国企业家必读教科书的一章——处理人际关系。徐立华首先是明白创业者与资本家之间关系的。如果没有资本所有者的理解、支持、信心和信任,经营者再有经营能力也很难将这种能力展示出来。所以,关系沟通能力方面的评价和反思是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一个环节。
徐立华是业界人士都认为聪明的经营者。他在承认“平衡是一种力量”的前提下,做到了在各种不同的复杂情况下与企业元老、与企业股东、与地方政府达到了和谐统一。在他身上,既体现了天生的大气,也体现了后天的学习能力。这种本领用在波导公司的经营中,的确让人看到了一种希望:那就是和谐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