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每到年底总结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各部门年初的时候已经明确了目标,也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但一年过去了,好像大家的工作情况和上一年比没什么两样,目标早不知跑哪儿去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开始的时候,目标就没定好,甚至在定目标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目标是完不成的。
企业每到年底总结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各部门年初的时候已经明确了目标,也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但一年过去了,好像大家的工作情况和上一年比没什么两样,目标早不知跑哪儿去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非常主要的原因是:开始的时候,目标就没定好,甚至在定目标的时候,就已经注定目标是完不成的。
有目标,但不是好目标
任何企业都希望自己定的目标是个好目标,能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资源获得最好的发展,但是在如何得到一个“好目标”上,企业经常犯各种各样的错误:
第一、最常见的问题是,CEO把自己的目标当成是企业的目标。
很多企业不是没目标,他们都觉得自己有目标。问题是:这个目标是CEO的目标,而不是企业的目标,很多CEO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和企业的发展目标搞混了,CEO的目标是与个人的理想、抱负和兴趣有直接关系的,但它往往与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并不完全一致。
第二、目标总是变来变去。
我曾听到有人很形象地比喻他们CEO的目标,“我们CEO的目标是一个移动靶,他给了我一个目标,我刚往这儿跑,他又移到另外一个地方了,没几天他又变方向了,我们就在不停地追他的目标。”
第三、目标十分模糊。
最常见的情况是有总体的目标,没有具体的目标。比如,企业谈得最多的就是明年的销售额增长到5000万还是5个亿、利润要达到多少多少,却没有规划过具体的目标,如成本如何控制、销售费用如何投放、营销部门是增加人员还是通过培训来提高人员的水平,这都没有具体的方向。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只注重定量的目标,定性的目标却很模糊。
要特别强调定性的目标
在企业里面,大家关注最多的是定量目标。营销部门可以定销量,生产部门可以定产量,但对于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这些部门,不知道如何定目标,结果营销部门经常抱怨这些部门不配合工作,拖了他们的后腿,到年终总结的时候,这些部门的工作做得好不好,吵成一锅粥,还是说不清。即使在定量目标定得比较明确的销售部门,也往往是只注重销售额、费用等这些定量目标,而像营销管理水平的提高、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营销培训体系建设等定性目标,基本没定过。
为什么一定要有这类定性目标,因为如果销售经理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所谓的定量目标,他有可能会透支公司的所有资源来完成。公司给他定了一个7000万元的销售额目标,为了拿到奖金,他也许不会管要透支公司多少资源,比如人员加班加点、对大客户竭泽而渔,结果可能是:今年大家没有时间接受培训,明年可能他能力就差了;今年只顾冲销量,营销管理也顾不上标准化、流程化,结果几个重要员工离职就可能造成一大片市场的丢失……
实际上,通过不断地实践,企业会慢慢总结出制定定性目标的方法。
制定目标的七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公司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第二步,制定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第三步,检验目标是否与上司目标一致。
这前三步,大部分中层管理者都知道,但往往是到这一步就算完事了,岂不知,问题才刚刚开始。
第四步,确认可能碰到的问题以及完成目标所需的资源。
当上司给我们确定目标的时候,我作为一个部门的领导,我应该提出,完成这些目标,我会遇到哪些困难,为解决这些困难,需要哪些资源和条件,要提前做什么样的工作。
第五步,列出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和授权。
现在很多CEO定目标的时候,只管不切实际地描绘美好的前景,而不考虑人的能力能不能达到。所以,在开始设定目标的时候,必须考虑到,要完成这个目标,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另外,授权也非常重要。目标管理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设定目标,关注结果。如果你不授权,事事都等CEO的指示,那就不叫目标管理了。
第六步,制定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和相关部门提前沟通。
我们有必要强调一个内部客户的概念。我们都知道要向供应商事先定货,供应商要向客户事先订货,这就是所说的要进行目标对话。人员招聘要找人力资源部,财务结算要找财务部,产品销售可能还要涉及到市场部等等,你需要这么多部门的支持,你的目标才能完成。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制定目标的时候,通过目标对话的方式,使大家了解互相的需求,关键是要双方互相订货。所以企业应该把年末制定目标的会议变成一个内部订货会。
第七步,防止目标滞留在中层不往下分解。
很多老总以为把目标分解到部门就完事了。而中层则通常是把目标领回来之后,不再往下分解。公司把年度计划往下分解是严肃的事,要开会做正式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