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和运用品牌策略,已成为当前许多大型企业的创业“法宝”。但如何准确把握,且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品牌之路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品牌的塑造如何与营销对接,更是每一个中高层领导人员所最关注的。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寻找和运用品牌策略,已成为当前许多大型企业的创业“法宝”。但如何准确把握,且找到一条符合自身发展的品牌之路并不容易做到,尤其是相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品牌的塑造如何与营销对接,更是每一个中高层领导人员所最关注的。兖矿集团唐村实业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振兴国有企业为己任,注重品牌意识,以“兖矿长龙”为载体,加大品牌锻造力度,不断提升企业形象,取得了显著效果。2003年,在“兖矿长龙”品牌的带动下,该公司完成销售收入1.68亿元,实现利润803.32万元,比2002年同期增长了20.6%。
企业在品牌内在素质推广上存在的误区
大部分企业在进行品牌运营时,只重视其外在标志形象,却忽略了品牌内在素质的推广,缺乏内涵的规范性制度建设,由此造成即便企业有“笑口常开”的品牌标识,到头来只能是一句空口号和一幅假面具。唐村实业公司初建“兖矿长龙”品牌时也曾走过这样的弯路,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误区:
把品牌推广看成是临时性的活动
企业在开始进行品牌运作时,大张旗鼓地做广告和推广,一阵风似的盲目宣传,以内部人的接受程度衡量消费者的接受状况。其实,品牌推广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工作,除非企业在纵向时间和横向事件,如新品开发、广告、促销、公关、服务等上有充分的积累,并统一于一个明确的定位,企业是很难建立一个成功的品牌的。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依旧存在
企业认为只要内部素质上去了,品牌的市场地位自然就高。所以实践中品牌的推广仅限于低端推动与高端微弱拉动,结果被一些准确把握了需方需求的同行,以强大的整合拉力击败,失去主动的竞争地位,从而损失市场份额、利润率和品牌综合市场印象,尤其是表现在兖矿集团内部井下输送带市场上,因此原因而被诸如“济宁银河”等其他外部输送带厂轻易抢走大部分市场份额,造成了销售上的极端被动。
品牌推广时重视数量忽视质量
企业在品牌推广尤其是广告投入上存在大投放量而少制作量现象,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不讲媒体组合和投入产出,或者推广活动主题各异,造成企业资源浪费。
企业在品牌策略上采取的做法
品牌就是企业、消费者通过对企业的若干行为认识企业的宗旨、态度等,为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建立牢固的感情基础,对产品的诉求产生信心,达成销售。本着这一点,唐村实业公司以顾客为上帝、以品牌为桥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在企业与客户之间搭建起了坚实、牢固的供销交易渠道。
科学设计、统一规划,研定注册“兖矿长龙”商标
鉴于公司内部产品标志分散、品牌不一的实际,该公司着手进行了品牌方面的统一规划。一是对输送带厂使用的“豹帝”品牌、电缆公司使用的“长龙”品牌予以停止使用,防止了公司对外宣传资源的严重浪费、重复。二是在公司内部进行新品牌创意、标志、设计的征集,集思广益,以便于形成具有特定意义、适合于公司产品特色、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企业品牌。通过长时间的辨析论证,经过公司党政的研究确定,公司最终形成了具有唐村实业公司特色的“兖矿长龙”品牌,并在济宁市工商局进行了注册。
加大宣传、塑造品牌,提升企业外在知名度
新闻宣传是企业外在宣传的窗口,是增强企业知名度、美誉度,锻造企业品牌、展示企业形象、员工风采的重要手段。唐村实业公司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抓住品牌作文章,及时捕捉新闻线索,把握角度,创造了良好的对外舆论环境。
严控质量、不断创新,力创品牌效果最优化
一是加强了质量管理,以优质的产品确保品牌形象。质量是品牌的保障,只有过硬的产品质量,才能营造出良好的品牌信誉。二是加强了创新管理,以科技打造品牌核心竞争力。该公司注重加强科技工作的领导,密切关注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
强化营销、开拓市场,在竞争中做强品牌
面对市场环境发生的巨变,唐村实业公司顺应市场、转变观念,强化市场研究与开发,采取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经营对策和合理的竞争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树起了“兖矿长龙”品牌。
一是建立了规范的营销体系。为适应品牌运作,该公司大力度改革机构设置,重组企业管理模式,将产品销售职能从生产厂点中剥离出来,单独成立了3个产品销售处,专职销售公司输送带、电缆、管材产品,以全新的经营理念设计了“产、供、销”三条线的管理格局。组建了决策、成本、利润三大中心,初步形成了适应市场需要、符合自身实际的新型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了品牌营销的集约化。
二是完善了现有营销网络。构筑营销网络、理顺销售渠道是连结企业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
三是强化了售后服务理念。良好的售后服务将会留给顾客一个美好、深刻的印象,从而促使该顾客成为产品的忠实拥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