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新闻办公室邀请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改进中国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李德水着重介绍了此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昨天,国家新闻办公室邀请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就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和改进中国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等一系列问题召开记者招待会。会上,李德水着重介绍了此次全国经济普查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李德水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了12次普查。从1994年以来不到10年的时间,我们已经进行了6次普查,到现在刚好一个循环过去了。回过头来总结一下,这个制度是成功的,但是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普查的项目不多、普查的时间不太合理、问题不完整等。因此根据国务院第28次常务会议精神,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三家决定对我国的普查制度做一些调整。改革的内容就是把工业普查、第三产业普查和基本单位三项普查合在一起,再加上建筑业的普查,这四项普查工作合在一起一次进行,统称为经济普查,每5年进行一次。这样调整以后,我们的普查项目不仅在数量上减少了,而且在周期安排上更加合理,和国家编制五年计划相衔接,并且也表明了中国的普查工作进一步朝着更加制度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在进行经济普查的同时,我们还保留了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
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中国境内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标准时间是2004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是2004年度。这次经济普查范围很广、涉及面很大,可以说是牵动了千家万户,包括所有的法人个体工商户、二三产业的法人。国务院高度重视并决定成立一个领导小组。
谈到改进我国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李德水说,根据我国年度GDP和季度GDP发布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决定对GDP的核算和数据发布程序作如下调整:在年度GDP的核算和发布程序上,把握住四条:一是年末不公布当年GDP增长的数字。二是把初步核算的年度GDP数据跟增长率本来是在2月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提前到1月20日公布初步核算的数据。三是随着数据的不断完善,我们要对GDP的数字进行修正,不仅是修正当年和上年的,而且要对历史数据进行调整,这是大的改革。四是我们在以后调整GDP总量的时候,同时也调整增长率。季度GDP的核算和公布的程序改革主要是一句话,即季度GDP核算除原有的初步核算外要增加两个程序——初步核实和最终核实,加起来是三个步骤。
李德水表示,今后在发布GDP数据的时候要同时发布相关的重要数据,并且除了特殊情况外,以后国家和各地区原则上都不再对外公布月度的GDP数字。以上改革的内容,将从明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
针对有记者提出国家统计局此次改革是否是针对国外有指责我国GDP统计虚假,并引发了中国威胁论时,李德水予以否认。他表示,从来不认为中国的统计制度和方法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特别是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我们的统计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现在向大家通报的这两项改革,仅仅是我们正在设计和推动的统计局改革中众多项目中的两件事情,与国外的一些中国威胁论、崩溃论是毫不相干的两件事情。
对于统计数据的批评不外乎是两种:一种是前些年认为中国的统计数据水分太多、虚假,因此提出中国在假的统计数据基础上虚假的繁荣是不能够持久的这样一种观点。今年以来,主要的批评是说我们公布的数据偏低,增值的指标人为地降低了。且不说那些国际上有些人看中国经济增长这么快感到一种不自在,甚至提出中国威胁论,更多的人特别是我们国内的一些同事、朋友则是从一些具体的指标上推算觉得可能低估了。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这种分析工业的增加值,不应只从几个单项指标看。第二,人们往往忽视或者是忘记了今年“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的影响。第三,今年由于自然灾害比较频繁,农业受到影响,前三季度增加值只有2.8%,而去年同期是3%。根据现实情况我们核算出今年1—9月份的经济增长率是8.5%。李德水说,国家统计局在核算这个数字的时候,没有人为地去压低,我们是按照原有的方法、制度实实在在地核算出来的。当然,这只能反映我们现在的认识水平,随着基础数据和专业数据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我们将把实际的数字更加准确地反映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