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石军锁:踏实走好每一步

  在国有企业工作4年,年轻的石军锁认为:国企搞活的关键是管理。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而首要的是管理变革

  在国有企业工作4年,年轻的石军锁认为:国企搞活的关键是管理。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而首要的是管理变革。

  本科读矿业机械的石军锁,1995年毕业分配到山西一所中专学校做了老师,不久进入一家国有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开发工作。在国有企业4年,他在从事研发工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制约国有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管理。在工作实践中,由于管理层、技术人员和工人沟通不够,各研发生产协作单位间缺乏有效协调,同时没有专人对项目总体负责,管理层做决策依靠的是个人的冲动而不是一个科学、理性的决策机制,导致项目匆忙上马,项目计划没有严肃性和约束力,最终导致项目进度一拖再拖。这时的石军锁认为:国有企业搞活的关键是管理。国企改革势在必行,而首要的是管理变革。同样一个国有企业,还是原来的技术和人员,只是由于管理方式的转变,整个企业就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就会焕发出青春和活力,这就是管理的魅力。

  为了改善自身的工作状况,石军锁开始攻读第一个硕士学位——工学硕士。然而也正是在这种深入的研究型学习中,石军锁却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深入的技术研究,就性格而言,善于交流、与人沟通的他更适合从事管理工作。

  带着改善企业管理的初衷和对自身的清醒认识,石军锁开始攻读他的第二个硕士学位——MBA。

  “工学硕士和MBA的双硕士背景,让我在从事管理时,既可以和专业技术人员有效沟通,又可以从企业整体出发把握发展方向。”

  谈到学习MBA的经历,他说:“我读MBA学到的与其说是知识,不如说是理念。以前对管理工作的一些零星的想法,通过系统地学习,逐渐形成了一些比较清晰的认识。有很多与老师不谋而合的观点,更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自认为严谨的石军锁特别强调:“在MBA的学习过程中,我对管理工作形成了三条最清晰的理念:一是管理要注重细节。我们的企业不缺乏诸如使命、远景、战略之类的宏篇大论,关键是如何使这些概念和口号转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而员工行动是受其观念和习惯支配的。观念的转变是要从小事上一点一滴培养的,我们不能梦想通过躺在文件柜中的使命、远景使员工转变。领导者要做表率就应该从细处着手。不迟到、早退、开会关掉手机等都是关乎形象的大事,但也通常被某些‘做大事’的人所忽略。二是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三是对企业保持永远的忠诚:这山看着那山高,永远也无法得到企业的认可,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对于社会上流行的“理工科学生读不好MBA的说法”,石军锁有自己的想法。“如果说工科背景教会我严谨的思维方式,MBA给我带来的更多的是发散性思维。”

  他说:“以前学工科做实验,养成了脚踏实地的好习惯。我从机械制造的第一线来,知道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都取决于工人。所以在中国做管理,第一要学的就是跟工人打交道。企业管理不像有些人想的那样光彩照人,相反是一项艰苦的工作。这就需要摆正心态,要敢于下基层。”

  MBA的培养目标是职业管理者,与管理学者所持的批判思维不同,MBA更需要一种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思维。

  而现在,很多MBA毕业生包括社会的大环境都很浮躁,不能深入企业,不能很好地针对企业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即使是日益兴盛的案例教学也大多是纸上谈兵,学校和MBA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打破学者思维的惯性。

  说起对以后工作的期望,石军锁认为首先公司要有不错的发展前景,“我在乎一个企业的成长速度,而不是起点有多高。”其实是自己能很好地融合到企业文化中,有充分展示能力的机会,他并不反对从基层做起,因为这样能全面了解企业运作的全过程,能最直接地了解员工,平衡各方面的关系。当然从基层做起,不代表永远停留在基层,他自信地说:“相信凭着我对基层的了解,能很快的升迁。这样的每一步都是扎实可靠的。”

  最后,石军锁说:“实现自己的梦想,搞好企业,造福一方。我追求的是事业,不是金钱,对金钱和物质的无限追求只能使人走上一条不归路。”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