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激发企业社会责任 政府重视是关键

  企业的社会责任取决于体制因素,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企业有不同的表现。北京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中国企业责任的变化以政府重视的程度而定,如果中国社会仍然是一个“大政府、小社会”的模式,那么企业的确不需要承担多少“分外”的社会责任。如果政府向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改革,那么企业所承担的非刚性的社会责任必然加大。仲大军分析认为,就目前中国的形势看,我们在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首先政府要重视起来,现在我们的社会是由政府主导的社会,如果政府没有给企业空间、没有强调和发挥企业的作用,企业家是不愿意冒险的,这样的一种状况很难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所以政府重视是关键。

  记者:如何摆正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发挥企业的社会责任?

  仲大军:其实当前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为社会创造出优质的产品。企业就是一个社会的最高生产力,它需要有创新和科研,需要把产品的成本降到最低,把功能提高到更大,这对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或社会进步有很大的作用,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方面。企业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贡献,这是最大的责任目标,企业如何生产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占领较大的国际市场份额,为我国开拓更多的就业渠道。有的企业目前在主要竞争力上都不行,但他有很大的雄心,如为社会办教育、慈善等,而拿什么来做这些事,他们必须首先做好自己的产品,做强自己的企业才能更好的为社会负另一方面的责任。所以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宽领域的概念。

  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为社会造福,为社会创造出高品质的新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企业做好了这一点之后,然后用获得的利润回报社会,参与其他的公益事业。

  记者:为什么企业不仅仅是为了谋取利益,他还必须为社会服务?

  仲大军: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如果企业只会一味地赚钱,那么社会就乱套了。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企业的首要任务是创新和生产,企业应当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给社会提供物质产品及精神产品。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和创新功能,那么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因此,任何企业的第一要义是搞好生产,创造出市场效益,争取为社会多纳税,实现他对社会的经济责任,这就完成了他的主要任务。现在之所以有些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也跟我们的监督有关系,企业道德良心是一方面,社会的监督和管理也得跟上。

  记者:如何协调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仲大军:企业来自于社会,也必将还原于社会,这是一种新形势下的社企关系。企业的生生死死、发展壮大或被淘汰出局,都要由社会来承接他失败的代价。更主要的是,社会是企业的生存环境,没有一个好的环境,企业也难以生存。因此,企业与社会有一个共荣的关系,市场经济下的企业与社会甚至有着更密切的关系,而不是关系变得相对疏远。新形势下的企业与社会关系,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企业要通过纳税和缴费的形式来履行应尽的社会保障责任、增强社会的保障能力,而不是千方百计逃避这一责任。就目前的形势看,企业不履行这一责任的问题相当严重。

  当前的中国企业,首要目标是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企业追求效率是天经地义的。企业只有在拥有了市场竞争力之后,才能获得经济利润,才能最终实现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因此,企业的首要任务是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在这方面,创新是企业获得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手段。

  记者:我国从国有企业角度来理解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容易一点,因为国有企业原本的管理就比较严,上一个项目都要按国家的标准,比较遵守规矩,而一些私有企业相比较起来可能比较差。

  仲大军:中国当前的情况非常复杂,一些国有的大型垄断企业反而利用垄断地位与消费者争利,所以利益更多地流入本部门的福利中去。至于一些实力薄弱的小型民营企业,往往为了生存不择手段。目前在中国只有少数企业表现出了公益精神。如在“光彩事业”中,一些企业为社会的公益事业做出了贡献。有的民营企业做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的能力,慢慢地也会做得很好,而有的国有企业在慢慢走下坡路。

  记者: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西方国家在一些国际贸易中把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作为合同的一个附加条件,外来的压力是否对我们在企业责任方面有促进作用?

  仲大军:国外从1996年对于劳工利益分配有了明文规定,所谓雇佣单位的利润与工人工资比有明确的规定,而像我国的外商企业赚很多的钱走了,工人工资相对却少得可怜。企业的社会责任在中国还是一个新话题,今天,在联合国的呼吁下,许多企业已经行动起来,把他们的做法、实践和经验以案例方式汇总起来,相信中国企业也会积极的响应。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