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承办的以“名牌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质量论坛,日前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
作为今年全国质量月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由国家质检总局主办、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承办的以“名牌与经济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国质量论坛,日前在北京圆满落下帷幕。众所周知,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和部署。在此精神指导之下,实施名牌战略,发展中国名牌,争创国际品牌,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企业如何争创名牌,如何坚持以质取胜、提高企业竞争力则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李传卿在大会发言中表示,发展中国的品牌产品,对于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竞争,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深化企业改革,都具有重大意义和作用。
李传卿强调,我们要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我国名牌事业的发展。新世纪开始的一二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我们推进质量、发展名牌事业的战略机遇期。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都是我们非常难得、值得好好运用的大好机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主任林宗棠在会上作了题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世界名牌进军”的报告。林宗棠说,大力推进中国名牌战略的实施,首先要有一个指导思想,这个指导思想就是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二是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抗击“非典”的伟大民族精神。在实施名牌战略中,困难大、矛盾多、问题多,同样还要靠这种精神,要始终贯彻这种精神。三是要狠抓关键。温家宝总理批示:“自己的名牌产品和知识产权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四是要讲团结。要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精神。
来自国内知名企业的代表们也在论坛上就各自的创业感想与经验作了精彩发言。河南安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李留恩总结了十多年来安彩公司从小到大、品牌从无到有、从中国走向世界所经历的风风雨雨后表示,质量是形象、是旗帜、是效益,安彩从试生产的第一天起,就把追求生产经营高度良性循环作为企业工作的方向,这就是造就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以高品质的工作质量、工序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确保高品质的产品质量,确保优质产品的高数量,确保公司具有优质的经济效益。
他说,企业是培养和发展品牌的主体,向社会奉献高质量品牌产品是企业的义务和责任,因此,在企业内部,品牌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抓住品牌这个主旋律,带动和促进各项工作开展,向用户提供过硬品牌的产品并以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企业经济效益才会越来越好。品牌是工厂的缩影,是整个工厂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正是基于这一点,安彩始终从战略高度看待产品品牌问题,并通过全力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现代化科学管理和以开发创新为主的技术进步实现生产世界一流品牌产品的目的。安彩人在大力推行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努力从工艺、设备、技术、材料上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产品品位持续得到改善。
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通过“质量管理日日清”、“模拟市场运营工作”的强力推进,企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由加法变乘法大幅攀升,由量的积累走向质的飞跃,大大增强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完成工业总产值3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实现销售收入33.4亿元,同比增长28.4%,出口创汇7305万美元,同比增长4%,为安彩集团创世界名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德康在会上阐述: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名牌是企业发展的特殊生产力。他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名牌的社会,企业围绕市场转,市场围绕顾客转,顾客围绕品牌转。对企业而言,谁创造了名牌,谁就拥有了市场竞争的主动权,从而引导潮流,创造消费,赢得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名牌还是企业凝聚人才的旗帜,名牌本身是靠大量人才,通过充分发挥人才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来的,名牌企业的用人环境,又为企业吸引和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杰出人才。如果说“欲得市场者必先取才”,那么“欲创名牌产品必须先塑造名牌员工”。
江苏森达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余江认为,坚持与时俱进,打造强势品牌,一是要创新企业经营理念,始终站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二是要创新运行机制,加快传统企业脱胎换骨的步伐。三是必须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合唱”中,加速企业国际化的竞争。他表示,品牌是企业的命脉,是竞争的灵魂,是立业之本、发展之基、强大之源。是否拥有强势品牌,是企业素质和综合实力高低强弱的显著标志,拥有强势品牌实质上就是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森达今天在打造国内强势品牌的道路上虽然有了良好的开端,但与国际强势品牌相比还有一定距离。我们的目标,就是要把森达建设成为“国际化、数字化、现代化”的跨国制鞋企业,使森达品牌成为世界鞋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