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以灵动制胜

  9月12日到9月14日,首届中国教育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途锦教育集团董事长郭魁斌在会上论及民办教育的走向问题。他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随着民办教育法的正式实施,民办教育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9月12日到9月14日,首届中国教育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途锦教育集团董事长郭魁斌在会上论及民办教育的走向问题。他在开幕式致辞中说:“随着民办教育法的正式实施,民办教育将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近几年,民办商学院已经不再是凄凄惨惨在市场夹缝中求生存的状态了,不断有大手笔的动作见诸媒体。途锦教育集团与占地面积2万亩的亚洲最大的教育产业基地东方大学城联手,并已达成战略共识:建立中国最大的教育产业基地,目前已正式成立东方途锦控股有限公司。

  李嘉诚基金会斥巨资与汕头大学共同设立的长江商学院也早已显示出民办商学院的大气魄。长江商学院院长项兵豪迈地宣称:“我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把长江商学院办成亚洲第一、10年内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据报道,长江商学院将在5年内聘请70位世界顶尖商学院教授作为自己的常任教授,开出的年薪不会低于哈佛、麻省等世界顶尖学府。项兵院长表示:“构建世界级教师队伍是长江商学院的战略举措,并会持续不断的进行。”

  清华MBA中心主任钱小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长江商学院资金雄厚,现在从国外就招了不少老师,师资是很强的,再加上李嘉诚这块金字招牌,在市场上影响很大。但是一个品牌是需要多年的运作和积累的。钱堆出来的MBA教育到底怎么样,我们现在还只能拭目以待。”

  在很多MBA的眼里,民办商学院总好像还缺少一些底气。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民办学校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发给学生学历证书、结业证书或者培训合格证书,但是学位证书的授予权还是没有放开。也就是说民办商学院没有准入证,还是属于代培机构,只能挂靠国内或国际的院校,发其它机构的文凭。

  以市场为导向,是民办商学院生存与发展之道。钱小军认为:在国外,只是有一定潜能的中低层管理者会读MBA,出去后能有效提高向高级管理层发展的砝码;但是在中国,读MBA的人员情况就复杂的多。

  有资料显示,在中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尤其是在市场转型的今天,这些企业要再往前发展,有赖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企业主自身素质的提高需要系统思维、科学管理能力的提升,从这个角度讲,中小企业主是职业管理培训市场一大潜在生源。民营企业主需要更多的是专业知识的培训,民办的商学院正是这种需求的结果。

  面对今年在职MBA报名人数减少的严峻形势,以前只在校内做MBA招生说明会的清华大学,也开始走出校门,大做市场推广;民办的商学院没有学校品牌支撑,只能靠不断变化来赢得市场。

  这使民办商学院在定位上与国办高校的商学院有很多不同。定位时,相当多的民办商学院将招生对象定位在民营企业家,这种选择也是在一定市场环境中做出的。在大股份公司或者是跨国公司工作的人想读MBA,学费不是问题,但学校的名气是重点,所以一般会选择北大、清华。民营企业家多数已经在社会上打拼多年,没有时间和能力参加国家正式考试,即使参加了成绩也往往达不到名牌高校的分数线。但是他们又急需充电,提升管理能力,为自己企业的发展服务。教学的时间、地点、方式灵活,价位相对偏低的特点,使民办商学院弥补了普通高校MBA教育的不足,明确了自己的市场定位,从而获得了一定的成功。

  从师资来看,民办商学院有机制灵活的优势,针对学生个人“配餐”,只要学生觉得不满意,马上下岗,比较灵活。市场对师资严格筛选,也使师资自身素质得到了完善。而普通高校,有很多不适合MBA教学的老师仍然出现在课堂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对授课老师实行的类似“末位淘汰制”,但在国内并非所有的商学院都能做到。

  单纯依靠师资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民办商学院急切需要创出自己的品牌。在这一点上,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可以说迈出了第一步,在伦敦《金融时报》近期的一次评比中,跻身MBA全球50强、亚洲排名第3位。而对国内大多数民办商学院,创名牌路漫漫其修远兮。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