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七问精装修住宅

  9月28—29日,应《楼市》杂志之约,笔者以及一些装修方面的专家共同参观了京城有代表性的十几个精装修项目。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对于精装修住宅的某些看法。

  9月28—29日,应《楼市》杂志之约,笔者以及一些装修方面的专家共同参观了京城有代表性的十几个精装修项目。借此机会,我想谈一下对于精装修住宅的某些看法。

  首先,精装修住宅并不等于“毛坯房+装修”。我们知道,精装修住宅的确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无论谁都是很难遏止的。但是,在看一些精装修项目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开发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精装修住宅”这个概念。应该说,精装修住宅相对于前些年的毛坯房来说是一个更加完整的“系统工程”,它并不是把房子装修一下,然后放进一些设备那么简单。对于一个精装修项目来说,我认为当开发商提供给购房人住房以后才是这个项目真正的开始。因为今后业主们在这所房子里会遇到很多自己购买毛坯房并装修时不会遇到的问题。随着精装修项目的开发,今后很可能会遇到业主入住以后发生问题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现象。我们也曾经听说精装修项目出现问题,业主被物业、开发商、施工单位以及厂商踢来推去的消息。所以,精装修项目交验以后才是服务的开始。

  其次,精装修并不是一堆名牌堆在一起就算精装修。在看精装修住宅项目的时候,我发现一个问题,大多数精装修项目使用的卫生设备的品牌差不多,档次高的、档次低的好像都是这几个牌子。我认为,精装修项目开发商在考虑设施设备的时候,应该考虑一个“合用”原则。也就是说,没有必要用很多名牌来给自己壮门面,这样做给人的感觉好像是有点“底气不足”。

  第三,从我们看到的很多楼盘发现,大部分开发商提供的关于精装修的资料都略显粗糙。虽然有的提供了品牌,但是我们都知道,即使是同一品牌也还分低中高档,所以,仅仅有品牌肯定是不够的,如果资料里面还包括了某个品牌产品的型号也许就更加完善一些,这不但保护了购房者的利益,实际上同样给开发商自己提供了一个保障。此外,设备设施的品质保障问题也值得注意,虽然我们无法从外表看出是不是开发商存在“偷梁换柱”的问题,但是我的确听说过这类问题的发生。

  第四,目前由于精装修住宅的相关标准我们还没有看到,所以,对于精装修住宅我们就需要参照很多其他相关的标准。因此,在开发商与购房者之间签订的协议中,对相关的标准做出规定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是对双方合法权利的一个有力保障。

  第五,一些开发商告知的装修成本透明度比较差也许是今后开发商与业主之间存在纠纷的一个隐患。

  第六,用公共工程的施工队伍装修精装修住宅,其质量对于那些已经看惯了家装工程的业主来说,今后验收肯定存在问题。因为我们看到了这些工程在细节上面都或多或少存在问题,而且一些项目的问题非常严重

  。

  最后,精装修项目如何来验收、由谁来验收,很多朋友感到迷茫,开发商同样感到迷茫。希望有关方面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

  除了上面的一些看法以外,我们还看到,大部分住宅在细节上为购房者考虑得还是比较少。比如,卫生间的卫浴设备的平面排布、厨房照明的开关位置的安排、门厅的面积影响业主的鞋柜以及杂物柜安排、阳台仅仅照顾到美观没有考虑实用性等等。

  通过这些细节,我们还可以从更大的方面看出来开发商缺乏掌控精装修项目的能力,对于市场的调查、市场的发展趋势没有下基本的工夫。因为我们看到这样一些开发周期比较长的项目,它提供的样板间其实已经是去年流行的风格,目前已经不能作为吸引购房者的样板,但是销售人员却还在津津乐道地对这些已经落伍的样板间发表自己的感慨。从我们这些业内人士看来,到明年或者后年这些样板间里的很多设计思想肯定会成为垃圾。

  由于这一次的参观项目有北方开发商的投资(即所谓的本地公司)、南方开发商的投资以及外资的投资,从中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即从总体来看,无论是服务、还是细节的考虑以及给购房者的信心,南方的开发商比北方的开发商有优势,而外资的开发商的水平又远远高于南方公司。举个例子,在一个地理位置非常有优势的项目的样板间里(这个样板间是北方企业开发的),没有销售人员的带领是不容许外人参观的,而在一家南方的开发企业的项目里,样板间根本没有人把守,谁想看就可以进去。而一个外资的项目,销售人员则非常有信心地带我们看完他们制作的两个非常精美的短片,然后再陪同我们看他们的样板间。这时候我们已经对他的企业开始有了一个很良好的印象,再参观样板间就少了一些带着“有色眼镜”的感觉。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