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企业的“鸡肋”

  当前很多企业都面临一种“鸡肋”选择:养着一批“老爷机”电脑,维修升级花了不少钱,扔了觉得可惜;留着吧,不仅功能要大打折扣,还要继续花钱养着。这些困扰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企业PC采购的成本问题,对以往的消费观念进行反思。

  过去,人们在采购PC产品时,会将价格看得很重,因为这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来说,都是一笔很大的投入。于是大部分人选择攒机,或者选择同样配置下价格便宜的品牌,其目的是为了节省预算。

  然而,电脑是一种技术的动态进化产品,它的采购成本与一般消费品不同。一台电脑买回去之后,并不意味着资金投入的停止。尤其对于企业用户来说,商用PC采购的总体成本远远大于初始的软件和硬件的购置价格,这是一笔需要综合衡量的投入。

  来自GartnerGroup的权威数据显示,目前企业的IT实际投入由初始软硬件购买、管理、支持、开发、通信、终端用户损耗、停机等多方面费用构成,而人们常常最关心的初始购买费用仅占总费用的23%。

  所占比例最高的终端用户消耗成本,主要指PC产品各部件的折旧和维修成本。PC产品的折旧和损耗是不可避免的,但在更新和维护时,如果能够获得更多的支持,就可以降低这项成本。

  再如停机成本,指的是电脑一旦出现故障,将会对企业的业务往来和工作效率产生严重影响,并由此造成经济损失。电脑的故障包括很多方面,其中稳定性是最关键的考察指标。

  还有管理成本,主要指的是企业IT部门的组织成本。这项成本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也有所不同,小型企业可能只需要一两个人,大型企业就会成立专门的IT部门。此外,IT部门的工作量直接决定了该项成本的大小,如果购买的PC产品能够减少IT人员的工作量,无疑会减少人员配置,也就降低了该项成本。

  由此可以看到,只有在购买PC产品的计划阶段全面考虑以上因素,才能实现总体成本降低的目标。通俗地讲,也就是买到更便宜的PC。

  什么才是更便宜的PC?当你从IT总投入的角度来考虑时,你就会选择易于维护、稳定性高、可管理性强的高效PC。

  惠普一直倡导为用户创造更低拥有成本的商用PC电脑。惠普认为,高效PC能够降低总体IT成本。在性能上考虑不够周到的商用PC产品,其在市场购买价格上或许占一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后期高额成本隐患。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效的PC才是更便宜的PC。

  国内一些具有前瞻性的PC厂商也非常注重可管理性、安全性等要素,联想近期相继推出国内首款可管理PC和首款安全电脑,也验证了业界对总体拥有成本的关注。相信未来的企业用户将会从“鸡肋”的两难选择中摆脱出来。从他们选择高效PC之初,就意味着选择了更低的总体拥有成本。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