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一门深入,助您实现职业发展的“蓝海战略”

一门深入,助您实现职业发展的“蓝海战略

撰文/徐兑森

奥运冠军个个身怀绝技,他们无疑是世人眼中的英雄。美国的菲利普斯被誉为“水怪”和“外星人”,但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就算拿再多的金牌,菲利普斯还是离不开泳池,因为那是他发挥专长的舞台,不信在球桌上和马琳比比就知道!
联想到职场上关于博与专的话题,颇有一番感触在心头。时下的大中专应届毕业生让我油生敬意,不是吗,短短几年光景,毕业证、学位证、第二学历证、英语及计算机等级证、汽车驾驶证、还有多块不同门类的职业资格证……上网一查,块块实料,不禁让我目瞪口呆,面有愧色。
对于欠缺经验的毕业生来说,时下工作不好找,这是事实。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考几本证,本来无可厚非,但若人人乐此不疲,以之为就业的敲门砖,就值得商榷了。样样行,某种意义上其实是样样不行。您选择了第二专业,可能意味着您同时放弃了对第一专业的深入钻研。您说您做销售或财务都可以,但考官终究有疑问:您到底哪一门功夫最内行?用人单位一般基于某方面的专业能力决定录用您。经验丰富的考官最在意您能做什么,而不在意您有手头有多少本证书。
不妨听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农庄里有一头猪。他会一大早学公鸡叫主人起床,会学猫抓偷吃东西的老鼠,会学牧羊犬去管理羊群。当然了,猪虽然看似样样都行,但他学鸡叫、抓老鼠、管羊群的单项能力,分别要比鸡、猫和牧羊犬逊色得多。其他动物不禁问猫:“干嘛这样‘八婆’?猪答曰:“你们这些笨蛋!现在这个社会没有多项技能怎能生存?况且我的这些技能还有认证呢?”可是,有一天,主人还是将猪抓起来,准备宰了他。猪简直无法置信,问:“我会这第多技能,又帮你做了那么多事,为什么还要杀我?”主人淡淡地回答:“没什么,我只不过想吃猪排!”
大学时,本人至少有三个业余爱好——滑冰、足球、电游,有一晚向宿舍内的众手足吹牛,自夸是个“全能战士”,冷不丁老犹来一句:“广仔你溜滑转不及谷三,传控带不及余、打机不胜赵老弟,有什么呀?”当即无言以对,因为他说的是事实。自此之后,对“专长”一词有了新的认识。
钢钉一头拔尖,所以能应声入墙;钢板看似厚实,却只能在墙上劈个大洞。同样的质材,效果却不一样。郭晶晶在跳水项目上独孤求败,鲜有对手,可您不要因此而期望她能去抢杜丽的步枪射落一金。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冠军是汗水浇成的,没有人随随便便能成功。相信许多人同意我的观点:四面出击,精力分散,运动员永远无法站在奥运的最高领奖台。职场谋生之道,八九不离其十。
成功的职业人要做职业生涯规划,要首先明白自己是谁,想做什么,环境允许做什么,然后百折不挠地朝一个方向去努力,付出早晚就会有回报。什么是“职业”?简言之,就是以此为生,精于此道。我们说某人很“专业”,比如说某人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很专业、很有造诣,其实就是对某人较高的褒奖,在国泰民安的时代,这类人谋求一份合适的工作一般不会太难,因为这年头讲究社会分工,什么都讲究专业。
专长,是一个人职业发展的火箭助推器。如果您想让职场无忧,甚至飞出火箭般的速度,则您完全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发掘和培养自己某方面的专业能力,人无您有,人有您优。
如何培育职场一技之长?如何培育个人专业能力?
首先,兴趣成就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三十岁前是职业的选择期,不反对您换些工作来做做,尝试什么东西适合您,但选择期最好不要太长。如果您确实不知道适合做什么,可向有这方面专业能力的良师益友求教,或试一试有信度及效度的测评软件,如“前程无忧”的MAST行为风格测试。
其次,勤奋成就专业。许多人只注意到鸭子悠然浮于水面,却没有注意到水下的双脚在不停地发力。许多人只顾仰慕奥运冠军头顶的光环,却鲜有人关注他们背后流下多少辛酸的的血汗。古诗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环顾四周,您会发现职场中“聪明人”实在太多了,他们不求付出,只求收获,口头上是巨人、行动上是矮子,总是不够勤奋,因此总是不敬专业,机会总是在他们面前悄悄溜走。听说很多年前,有个人从东欧来到美国,走进曼哈顿的一间餐馆。他坐在空无一物的餐桌旁,等着服务员来点菜,但等了很久,一直没有人来。最后有一个老太太告诉他,这是一家自助餐馆,得自己拿菜。他后来对别人说:“人生就像一顿自助餐,除了付费,还要付诸行动,这样才可以得到想要的东西。”
第三,专注成就专业。有的职场人士很浮躁,存在一夜暴富的思想,期望天上能够掉下大馅饼,于是缺乏深入钻研,天天存在“交作业”的心态,业务总是浮于表面,以为自己什么都会了,其实什么都不会。一方面,了解不等于掌握,比如您了解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各大模块,并不等同于您掌握好并能在实践中加以灵活应用。另一方面,经历不等于经验,您有4年的房地产企业销售管理经历,并不等于您真正拥有独挡一面的楼盘销售经验。不错,花一些时间营造人脉是必要的,但除了人脉,您肚内必须有墨汁才行。专注的钻研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大量耗费,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唯有专注,才能心无旁鹜,一门深入;唯有专注,才能经受诱惑,耐住寂寞。
第四,反思成就专业。同做一个岗位,甲君10年,乙君仅1年,但甲君的专业能力却不及乙君。是甲君笨拙、乙君聪明吗?NO!不要总拿聪明说事,人的IQ相差无几。来听一则《留一只眼睛给自己》的故事,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叫宫本,一位叫柳生,宫本是柳生的师傅。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曾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的问题请教过师傅。柳生问:“以徒弟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宫本答:“至少10年。”柳生一听10年太久,就说:“如果我加倍努力呢?”宫本答:“20年。”柳生还以为自己不够努力,就说:“如果我夜以继日地练呢?”宫本答:“如果这样,你只有死路一条!”柳生糊涂了。宫本接着解释:“要想成为一流的剑客,就必须留一只眼睛给自己,一个剑客如果只关注剑道,不知道反观自己,不断地反省自己,那么他永远也成为不了一流的剑客。”
有个外国人写了一本畅销书,书名曰《蓝海战略》。“蓝海”是较之于竞争白热化的“红海”而言的,“蓝海”意味着机会与希望。什么是战略?战略本质上是一种选择和取舍,从不追求全线出击。专与博,就如箭与弓的关系,再博大的弓,没有拔尖的箭头,没有瞄准自己的靶心,箭飞不远或者误入歧途。先“一专”,后“多能”,这是您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的职场“蓝海战略”之一。有才,您得赶紧秀出来。(完)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