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企业接班人之困

  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今年59岁,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但是华为的下一任继承者姓甚名谁仍然是一个谜。

  华为集团老总任正非今年59岁,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但是华为的下一任继承者姓甚名谁仍然是一个谜。

  1994年,59岁的杰克·韦尔奇开始与董事会一道着手遴选接班人的工作。2000年11月底,通用电气对外正式宣布新CEO接任者是伊梅尔特,在2001年底伊梅尔特上任前的这段时间,韦尔奇亲自带领伊梅尔特。

  华为与通用从公司市值上来说显然不是一个重量级的,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位企业领袖充满相似之处。

  任正非之于华为有如“教父”。他涉猎甚广,且熟读毛选,言谈逻辑严密、出口成章。尽管华为被外界视为军事化管理过于压抑,但事实上,他在内刊发表的文章已经成为其他许多公司员工的必读,他已是华为无可争议的“精神教父”。

  杰克·韦尔奇同样是许多人眼中无法被取代的领导人物,一本《杰克·韦尔奇自传》成为全球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的“圣经宝典”。自1981年杰克·韦尔奇接任通用电气公司(GE)第8任总裁以来,GE各项主要指标皆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他使得通用电气(GE)在全世界最有价值的公司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微软。

  任正非和韦尔奇从个人力量来说无疑都是强势的。

  不同的是,任正非的强势使华为烙下了强烈的任正非个人符号。在任正非的英明果断之下,所有人几乎都黯然失色。1996年,华为聘请专家起草华为《基本法》,这部长达16400多字的企业大法的初衷是“为华为制定纲领性文件”,但却涵盖了研发、生产、销售、行政、人事各方面的细节,其中第103条对员工和中高层管理者行为以及各业务领域的详细规范,使得中间层的管理空间缩到最小,管理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而韦尔奇则压扁了管理层次,倡导群策群力,让所有的员工和上司举行全体大会,提问题、摆建议,而且问题必须当期解决。

  强势不一定是坏事。对于企业而言,一个强有力的、具备号召力的领袖会成为企业核心凝聚力,但是如果强势用到人才培养和开发上,其禁锢结果可想而知。优秀的接力赛运动员绝不仅仅要有速度优势,还要有接接力棒的高超技巧,企业家也如此。毕竟一个人的生命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否则惟一的决策者退休,企业自然没有了主心骨儿。

  在杰克·韦尔奇上台后,推行了一种“360°人事考察”制度,通用电气的人事考察中很重要的一项是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在你当前的位置上必须储备、培养1—3名接班人,这将作为政绩之一考察。

  企业接班人对于企业延续发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中国企业的接班人问题也一直是阻碍企业常盛不衰的关键因素之一。有人曾说,中国的企业寿命几乎没有长过20年的,辉煌一时的多,像跨国企业那样代代相传的却是鲜之又鲜。第一代把企业做起来了,但是领导者的个人特性与企业特性已经完全混为一谈,这又让接班人无所适从。

  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典范案例是联想总裁柳传志的抽身隐退。早在2001年,57岁的柳传志将权杖交给了38岁的杨元庆,自己退居幕后。

  与此相比,可以肯定的是,华为在这个问题上已经慢了一拍,任正非的低调作风让人很难得知其是否有“过了××岁一定要退休”的念头。但经验表明,培养一个合格的企业接班人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即便在那些以稳健著称的大公司,姗姗来迟的接班人计划也往往会给公司带来不必要的内耗和动荡。

  韦尔奇说过,选择接班人使自己退休后通用电气仍然延续辉煌是他的责任。华为在任正非的率领下连夺中国电子百强利润头名。但是,当面对任正非越来越等同于华为、华为也越来越等同于任正非这个事实时,我们不由得要担心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了任正非,华为的今天和明天会怎样?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