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建安企业应把握好负债经营的尺度

负债经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检验企业兴盛发达的重要标志,仅仅看自有资金的多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负债经营与偿还债务的能力。

  负债经营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检验企业兴盛发达的重要标志,仅仅看自有资金的多少是远远不够的,还要看负债经营与偿还债务的能力。建筑安装企业属于微观经济中的微利单位,长期资金匮乏、周转困难,严重影响建筑业的生存发展。笔者认为,在挖掘内涵的同时,借助外力支撑,合理举债,科学地运用负债经营是调节建安企业资金紧缺、缓解资金周转困难的理想处方,是扩大经营总量、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负债经营是建安企业的实际需要

  第一、适度负债是弥补建安企业资金周转缺口的有效手段。从捕捉工程信息——跟踪信息——投标入围——参与投标——工程中标——工程合同的签订——进场施工,包括搭设临时设施、机械、周转材料进场等一系列经营活动过程中都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参与铺底,投标前的股标保函、中标后的履约保函、施工前的质量保函……所有这些都要有相当大的资金参与运转。第二、适度负债是建安企业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有效途径。企业要通过适度举债来改造旧设备,引进新技术,采用先进工艺,改善施工环境,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施工成本,增加企业效益。通过这一系列举措,达到降低成本、促进企业大胆灵活调整投标价格、增强企业竞争能力、扩大企业经营安全边际系数、促使企业负债经营的良性循环目的。第三、适度负债是建安企业应对通货膨胀的调控器。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可以减少建材价格上涨时对企业的影响。企业可以利用较低的利率贷款集中购买原材料,甚至采用期货的手段进行季节性储备。当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指数大于贷款利率时,负债企业按时支付利息与本金,实际上是把通货膨胀造成的债本及利息贬值转嫁给债权方,负债资金在企业资本中的比例越大,企业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越小,对企业越有利。

  建安企业负债经营必须把握的几个环节

  “负债”是一种手段,是一种策略,它既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会给企业带来风险。为此,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尤为重要。首先,保证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投资报酬率受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的决定,投资的风险价值是指冒风险进行投资而取得投资的额外利润。投资风险越大,为补偿额外风险要求获得的投资报酬也就越高。因而为了确保预期投资回报,在具体决策某项投资时,对该项投资所担风险要进行准确的估量,使其风险有一个准确的定值。在实际工作中,测定风险大小的常用指标是标准差,因此,只有投资回报大于资金成本时才有利可图。其次,有计划地搞好穿插还贷。企业贷款期有长有短,为了有效地利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果,一般地说应根据贷款期限和还款日期精心计划、细巧安排,确保按期还贷。为了妥善处理好借贷方的关系,要与金融部门协商通融适当展期,以缓解目前的紧张局面;要有计划地搞好穿插还贷,先近后远、先高后低,即:先偿还到期利高的贷款,后考虑未到期利率较低的,但是,不管利高利低、不管近期远期,履行借款合同、到期还贷偿债、讲究企业的诚信、树立企业形象是企业的头等大事,诚信是企业立足于商界的无价之宝、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无形资产。再次,选择最佳的融资渠道,将负债成本降到最低限。在深化改革金融机构的今天,举债的资金来源较为宽松、渠道较多、形式也多种多样,如贷款、拆借、发行债券、内部融资,从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他单位和自然人等吸收资金,也可以寻找资金实力雄厚的合伙人共同合股投资某一项目等。在众多的融资手段中,对债权人的付款办法、利率、融资渠道的合法性、“软硬货币”的测算必须认真考察、认真筛选、慎之又慎。总之,举债经营必须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好中选优、优中选精、统筹兼顾、全面权衡、精测细算,做到万无一失,将负债成本降到最低限。

  建安企业实施负债经营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在实施负债经营中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方面,坚持资金融通有偿的原则。负债经营是一种借助外力而发展的现代经营方式,负债经营是手段,目的是扩大经营,其核心是增加效益。企业有好项目、好产品,在缺少资金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负债投入,搞活经济,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积累实力,以提高产业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负债经营运用得好,可以推动企业“跳跃式”的快速发展,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另一方面,强化集约经营的原则。一般地说,负债经营能够促使更多的外部投入,但投入只是发展的条件,而增加产出并形成新的增值,才能达到发展的目的。因此,负债经营必须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坚持产出大于投入。有些企业在两者的统一上把握不够好,投入增加了,但产出没有增加或者增加不多,得不偿失。其症结是投入不准、投入分散、管理滞后。要提高投入产出效果,有一系列工作需要跟上,最重要的是实行集约经营,提高效益和强化管理。集约经营就是说,把资金集中到最需要发展,又有增值能力的项目和工程任务上,而不是“天女散花”什么都投。

  提高效益率就是要增强负债意识,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快产高出,使投入的资金迅速转化为增值资本,确保企业获得更多的负债效益。再一方面,增强全员素质的原则。过去,我国由于长期处于封闭的经营环境中,商品经济不发达,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企业一旦负债就会被认为经营不善、管理无方,导致企业宁可不发展,也不敢举债经营,其实这是十分片面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企业经过改革开放及商品经济的洗礼,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已有明显提高,特别是入世以来的一段日子里触动较大,开明的企业家大胆地按照经济规律步入了市场、大胆地尝试了负债经营,对负债经营的认识有所提高,但和发展负债经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问题是企业决策层的风险意识还不够强、决策能力还较低、劳动效率还不高,直接影响到负债经营的成功,降低了负债效果。

  实践证明,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中只要审时度势地观察到现实价值与将来价值的差距,只要企业判断准确、经营有方,适度举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通过有效经营和科学管理,实现自身经营中的增值。只要企业家敢于承担风险、强化经营意识、勇于开拓,全面准确地了解把握、正确运用负债经营,笔者深信,此举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做强做大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

  (作者系南通神勇建设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