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有关品牌战略认识的几个误区

  品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在商品丰富、消费者有充分选择余地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才可能对同类产品的某一个品牌产生偏爱和喜好。

  以前中国的计划经济是以短缺经济为特征的,市场上卖什么,消费者就买什么,基本上没什么选择余地。改革开放后,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商品供应逐渐丰富、饱和,很多商品还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局面,这就使同类商品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于是商家越来越注重品牌战略。20年来,中国产生了大批像海尔、TCL、红塔山这样的知名品牌,而昙花一现的例子也不在少数,中国绝大多数企业更是还没有参加到品牌竞争的行列中来。

  认识误区一:知名品牌的作用就是扩大销售量。

  一个知名品牌,它的作用绝不仅仅是扩大销售量,它还有以下诸多作用:第一,使企业拥有持久生命力。一个企业如果有了响亮的品牌,它的产品销路就会稳定而持久,企业也就能在激烈的商品竞争中站稳脚跟,茁壮成长。第二,品牌能够带来强大的分销能力。知名品牌商品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地开拓分销渠道,节省渠道开发成本。第三,品牌有助于使商品摆脱“大路货”的地位。商品经济竞争的激烈化使得很多产品和服务实际上难分伯仲,而跳出“大路货”最好的办法就是创建品牌,知名品牌的产品不但更易被消费者接受,而且还能卖出高价。第四,能够跨越行业界限。知名品牌可以很容易的涉足其他行业,扩大企业的经营范围。第五,品牌能够代表民族文化,并跨越国界。谈到可口可乐,人们不只把它当成一种饮料,还把它当成美国文化的一部分;而提到海尔,也会使中国人产生民族自豪感。第六,品牌能够在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忠诚度和招聘方面起作用。正因为品牌作用如此之大,所以有人说21世纪在中国市场上必将展开异常激烈的品牌之战。

  认识误区二:品牌战略就是广告宣传。

  自从1995年中央电视台对黄金时段广告实行公开招标后,众多商家一直对此表现出极大地热忱参与竞标。孔府家酒、秦池、爱多等分别成为几代“标王”,并均在当年获得巨大收益。而三株、巨人集团等的广告回报更是丰厚。所以有的中国企业家甚至说出“做广告可以卖垃圾”这样的话。实践证明,许多企业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品牌战略绝不仅仅是广告宣传那么简单,它包括狠抓产品质量、突出产品个性、广告宣传、媒体炒作、售后服务等一系列环节,每个环节都要从企业的资金力量、企业文化、产品性质的实际情况出发,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品牌维护,尤其是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承诺,绝不可以为了眼前利益,言而无信,这样会损害企业形象和长远利益,是十分要不得的。

  认识误区三:作广告就是要夸自己的产品如何好,促使消费者购买。

  首先,广告要告诉消费者自己产品的功能以及品牌个性,最好还要将企业的文化和品质承诺放在其中。其次,广告本身就是对消费者思想的一种侵入,因此,广告最好以观众喜闻乐见的画面出现,使消费者在潜意识里对自己的品牌产生良好的印象。而现在很多广告推销意味太重,甚至到了扰民的程度。一项网上调查表明,观众对很多电视广告意见很大,比如脑白金三维动画版的广告,有些观众认为它音乐不好、画面美感不强,而且声音嘈杂。你看可口可乐、IBM、SONY的广告哪有这样的,这是我们的差距,也是广告行业比较不成熟的表现。

  品牌战略需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结合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广告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在进行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之后,从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而来,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对于现代企业来说也是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中国企业现在面临着诸多国外大资本集团的挑战,形势严峻,制定有效的品牌战略、全面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