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信仰管理要素发生作用的前提

  信仰,是由“信”和“仰”组成的。所谓“信”,说的是信任、信服,所谓“仰”,说的是要抬起头来,表示仰视和仰慕。结合起来,所谓信仰就是从内心对一个观念、一种思想、一种主义等产生认同,并将之内化,作为自己行动的榜样或指南,为之奋斗。

  IBM是有信仰的,而且是用信仰去塑造和统率员工的,《美国最适合就业的100家大公司》把IBM描述成“把自己的信念像教会一样制度化……结果形成了一家充满虔诚信徒的公司……有人把加入IBM比做参加教团或从军”。正是依靠具有虔诚信仰的员工,IBM才成为行业的翘楚。

  三星是有信仰的,而且是用信仰去塑造和统率员工的。李健熙在企业中,总是在谈论道德经营、谈论人性改造、谈论对国家的贡献。在经营中,他常常强调不是追求“利润”而是追求“道德”,以至于《三星王国》作者的一个标题是“李健熙是宗教人士吗”。

  联想是有信仰的,而且是用信仰去塑造和统率员工的。联想的“入模子”,就是一个塑造员工信仰的过程,经过了这个“入模子”考验的人,就成为“联想人”,表现出统一的联想的思想和行为。依靠着具有统一信仰的联想人,联想从中国残酷的PC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亚太第一品牌,并在2005年兼并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脑品牌。

  ……

  考察各种各样的组织,我们发现,凡是伟大的组织,都具有信仰,并且都以组织信仰去塑造和统率组织成员。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组织是由人组成的,事情是由人做出来的,而人,是由信仰支配的。

  对于组织的失败,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的理由,只要是某一个没有做好的方面,都可以被用来作为理由,比如说组织没有愿景、战略有问题、执行不到位、细节没做好、团队不团结、没有发挥积极主动性,等等。但是,在指出这些理由之后,我们更要进一步的追问,为什么是这些理由?为什么这些方面会出现问题?终极原因是,人出了问题,而人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信仰问题。

  关于组织成功,也已经有很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追求卓越》、《基业长青》等,都总结出了很多定律,但是,这些定律要么是在组织中不具有实践的可能性,要么是引入到组织中,却无法发挥出想象中的作用。终极原因是,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死的,要运用在组织之中,必须依靠组织成员的努力,而组织成员,是受信仰支配的。

  信仰,是组织所有管理要素发生作用的前提。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