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企业管理:绩效管理(1)

一、 绩效管理的目的


建立员工绩效管理系统,是为了使员工的贡献得到认可并且帮助员工提高工作绩效,最终实现公司的发展。


二、 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


(1)通过绩效管理系统实施目标管理,保证公司整体目标的实现,提高在市场竞争环境中的整体动作能力与核心竞争实力。


(2)通过绩效管理帮助每个员工提高工作绩效与工作胜任力,建立适应企业发展战略的人力资源队伍。


(3)在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促进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形成开放、积极参与、主动沟通的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三、绩效管理的基本原则


(1)公开性原则:管理者要向被管理者明确说明绩效管理的标准、程序、方法、时间等事宜,使绩效管理有透明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目前,我们的很多企业都是采用的“背靠背”的评估方式,员工不知道自己的缺点,更无从知道如何提高。


(2)客观性原则:绩效管理要做到以事实为依据,对被管理者的任何评价都应有事实根据,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感情色彩,这样对管理者的职业道德有着较高的要求。


(3)开放沟通原则: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要开诚布公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评估结果要及时反馈给被评估者,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应努力和改进的方向。发现问题或有不同意见应在第一时间内进行沟通,管理者应该在管理过程中与员工沟通、指导,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4)差别性原则: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进行绩效评估时,要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制定贴切的衡量标准,评估的结果要适当接开差距,不搞平均主义,工作绩效高的部门应该提高奖励比例,对于工作绩效低的部门应该降低奖励比例。


(5)常规性原则:绩效管理是各级管理者的日常工作职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评估是管理者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绩效管理的工作必须成为常规性的管理工作。


(6)发展性原则:绩效管理通过约束与竞争促进个人及团队的发展,因此,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应将通过绩效管理提高绩效作为首要目标。任何利用绩效管理进行打击、压制、报复他人和小团体主义的做法都应受到制度的惩罚。


四、绩效计划与关键绩效指标的设定


设定绩效计划与关键绩效指标的过程如下:


(1)根据目标分解和被评估者的工作职责确定其主要工作目标,目标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合理分解,坚决执行”,所以在分解目标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员工的实际情况。


(2)确定各项工作目标的主要工作产出和预计完成的期限,在绩效管理过程中融入时间管理,没有期限的任务就不能称之为任务。


(3)确定各项工作产出和衡量标准以及获取评估信息的来源,标准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信息来源是客观评价的保障。


(4)确定各项工作目标的权重,找出工作的重点。



文章作者:周燕武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