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能力薄弱一直是我国企业竞争力低下、效益不高的重要因素。从经济增长的国际比较来看,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中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在70%以上,而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率不到40%,创新水平高低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数据显示,1995年与1985年比较,主要能源、原材料消耗指标中,上升的占50.9%。新的经济格局和市场环境也要求企业必须努力提高创新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各种企业理论对中国企业界轮番轰炸,使我们不断地感受到清新空气扑面而来。同时,繁杂的理论又使我们无所适从,今天是搞目标管理创新,明天要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今天大抓执行力,明天又要建立学习型组织。从上到下忙个不停,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我认为诟病出在创新上。创新是比较时髦的词汇,有学者称创新是中国企业最欠缺的,更有不创新就死亡之说。不容质疑的是,创新确实是企业最为宝贵的财富。就在我们下决心全面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的时候,我们又往往走进了为了创新而创新的误区。其实,创新就在企业身边。甚至可以说,只要你愿意,创新可以像海水一样围绕着你。天士力集团的做法值得借鉴。
那么,创新的关键是什么?其实创新就在企业身边,它不是简单的引进,也不是要去独创,创新只能是两者的结合,就是将学习中学到的理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是一个知识的运用过程,这个过程甚至比学习还要更重要,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心思。学习与创新对于提高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世界先进的理论,经过不断研究,探索出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创新观念、思想和方法,这就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有几点,首先是要对自己的企业进行自我解剖,对目前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也就是看清楚自己。然后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先进的理论,把握住这些理论的精神实质,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实践不断改进。创新并非遥不可及。任何一种理论,只要根据本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嫁接,这就是创新。但要做好却很不容易,这里面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