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当创新企业一拨一拨地出现,一拨一拨地成长的时候,它们往往会遇上这样的问题:公司的发展壮大需要职业管理者来做CEO,而原来的创始人在交出公司的管理权的时候,心里难免有将孩子过继的感觉,日后这种感觉很有可能变成协调新任CEO和创始人关系的一堵无形之墙,双方对公司控制权的明争暗斗很可能成为公司发展的致命毒药,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呢?我们不妨看看国外的成功案例。
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的Thomas Hellmann和Manju Puri教授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半数的企业在6年中把创办人“晾”在了一边儿,其中的60%的创办者随后离开了公司。Puri说,“如果他们对公司的变化不满意或者认为自己已经不能在公司呆下去了,就只有选择离开,当然,他们在公司中还有股份,并非是一无所有地离开。”
外来的CEO好念经?
4年前,当Michael Lyons为创办他的第四家企业而寻找灵感时,他想到了去互联网上找找看,与许多网民一样,他被互联网上的文字信息“压跨”了,因为他患有诵读困难症。他于是来了灵感,一个基于图形的搜索引擎也许有市场,于是这位49岁的波士顿大学的MBA创办了他的第四家企业ditto.com,并开始着手开发这样一个产品。
去年,ditto.com却推出了一个传统的搜索引擎——因为一个新的CEO取代了Lyons,董事会怀疑他是否是带动公司发展的合适人选。由于担心3000万美元的投资可能打了水漂儿,而且不断地有.com公司倒闭,风险投资商着急了。因此Lyons成了公司的总裁,从外面请了Wayne Willis担任公司的CEO。斯坦福大学的Puri和Hellmann通过调查发现,如果一个公司有风险投资,创始人被外来的CEO取代的机会会增加15%。
能够找到一位“后来者”,共同实现自己最初梦想的“幸运儿”是少之又少的。对于创始人而言,这样就意味与别人分享自己的荣誉。Lyons说,“让我们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吧,没有人自愿交出这种权力,从公司创办起,你一直拥有对公司的控制权,现在不得不说,‘我将把公司的控制权移交给别人。’,‘控制权’可能包括公司战略方向的改变、裁减公司最初成立时的员工,他们可能是你的朋友和亲人。”
在存在如此潜在危机的环境中,公司的前途也有很大的风险。取代了Spencer Stuart公司的创始人而担任该公司CEO的Scott Gordon说,“作为一个企业家的许多品质——激情、感召力、自信很难使创始人认为自己不如公司的CEO。由于许多创始人只是在口头上答应自己只是管理层中的一员,而不原真正放弃对公司的控制权,许多公司都倒闭了。”
如果双方的矛盾能够有所缓和,公司的创始人继续留在董事会中对双方都有好处。对于创始人而言,他得到了钱。去年被外来CEO取代了的Collabria软件公司的创始人Alan Hu说,“你一定不想让你的股票一钱不值。每次公司遇到困难,我都需要去募集新一轮的风险投资。”
对于公司而言,留下一个对公司的核心产品熟悉的人具有很大的价值。在Lyons的新角色中,他集中精力寻找一个愿意购买ditto.com许可的合作伙伴,最近,他一直在日本和美国之间穿梭飞行,与几家公司谈判在门户网站中实现可图形搜索技术的有关事宜。
Lyons说,公司公司壮大后,在2000年1月份,他开始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担任CEO了。当时Ditto.com已经由一个几个人的公司发展成为一个拥有30名“正式员工”和60名“临时员工”的公司,使得Lyons几乎没有时间做他最喜欢的事——想新点子。他说,“一旦一个公司发展到50-100名员工时,CEO的所有时间都要用于对公司的管理上了,你甚至需要作制定员工手册等琐事,我讨厌这些琐碎的事。”
公司的领导层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ditto.com的最大股东ETF集团的CEO兼该公司董事会的顾问Giorgio Ronchi说,“打一开始我们就清楚Michael是可以使公司发展壮大的合适人选。他是一个幻想家,当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他需要真正对公司进行管理时,他有点不能胜任了,他不是管理公司的最佳人选。”因此,董事会的成员一致同意从外面聘请一个CEO取代Lyons。
丑话说在前面和约法三章
一旦作出决定后,董事会让Lyons(持有该公司不到10%的股价)帮助挑选他的继任者——这是一个明智的举措,Lyons最清楚谁能够完成这个任务,他希望找到一位可以很好地与投资者和董事会合作的经营奇才。
Lyons说,尽管董事会没有给挑选继任者设定一个期限,但显然是越早越好。该公司的另一个顾问把53岁的Willis介绍给了Lyons,他曾在高科技公司长期担任管理职务。
Lyons和董事会都相中了拥有耶鲁大学法律学位的Willis,但Willis表示,在Lyons不能确保他已经真正拥有应该有的权力之前,他不会走马上任。他说他非常明白,对于一个创始人没有离开的公司和管理集体来说,必须在开始就建立一套完整的指挥体系。他说,“如果公司的创始人让我负责一些琐碎的事,而最终的决定权都在他,公司就不能很好地运作,而大多数的创始人者会这样干。”
如果公司的创始人仍然留在公司中,他与新来的CEO之间的关系就成了对公司管理的严峻考验,有过这样经历的管理者把这种关系比作婚姻关系,因为二者之间不存在“爱”,最起码在刚开始时是这样。刚成立的公司需要依靠风险投资才能运作下去,即使是新来的CEO在按照公司的投资者的意愿行事时,公司的创始人也会时常过问公司的运作。
在谈到为什么在ditto.com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时,Willis讲述了过去的一段经历:他曾经应一家公司董事会的邀请,帮助整顿公司,当时这家公司正处于严重的财务危机中,但他很快发现,这家公司的问题主要在于创始人和新任CEO之间的冲突。他说,“创始人仍然掌握着控制杆,新任CEO不能有效地控制公司的运作,他们的“争权夺利”使公司失去了控制。因此,我劝说创始人退出了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
艰难的抉择
在去年3月份加入ditto.com,Willis就立刻审查了该公司的商业计划,然后就面临着ditto.com公司创始人-新任CEO关系的第一次考验:Willis提议改变公司的业务方向。
Lyons把ditto.com定位为一个与Yahoo!类似的门户网站,供广大网民使用。Willis认为,ditto.com基于广告的商业模式不会使公司盈利。他迅速意识到自己需要作一份“撤销”的工作:说服Lyons和董事会,搜索引擎应该推销给互联网门户网站和其他类似的网站,即开发B2B的产品而不是B2C的产品。他说,“必须用一种全新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使创始人相信你能够实现他的理想。”
Lyons回忆说,那时真的很难受,他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适应Willis的思路:.com的世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作一个单独的门户网站已经不合时宜了。在Lyons接受这一变化前,公司开了很多会,还聘请了顾问。Lyons说,“后来,我们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时机已经不允许我们推出自己的门户网站,我们需要向全球的大门户网站推销搜索引擎许可。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费了好大劲儿才接受。”
ditto.com公司真是非常幸运,新战略已经开始显出了威力:它的技术已经已经被NBCi、Momma、Dogpile、和MetaCrawler等网站使用。尽管Lyons和Willis没有透露公司的财务状况,但Jupiter Media Metrix公司的分析家Lydia Loizides指出,ditto.com的业务模式是稳健的,并把该公司称作是这个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风险资本家指出,创始人对改变后的商业计划的支持是对创始人-CEO之间关系的最大的考验。风险投资公司ComVentures的合伙人Roland Van der Meer说,“分歧主要来自对公司业务方面的不同看法,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大义灭亲
Willis面临的考验并没有结束。公司的业务方向变了,人员结构自然也会有所改变。随着公司的发展,可能创始人的朋友或亲属已经不再适应公司的要求了,甚至他们虽然挂着副总裁的名,却不能作好份内的工作。解聘他们也是新任CEO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但他必须这样作,Willis就曾数次充当过这样的“杀手”。
在谈到解雇这些员工时,Willis说,“他们在最初阶段创建了公司,非常不容易,我尊重他们为此付出的劳动。我努力在公司内部或外部为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由于雇佣了新的员工来完成公司新的战略,Ditto.com目前有47名正式员工。在谈到解雇员工时,Lyons说,“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很难接受的事儿。但我必须告诉你,我们现在有了一支‘特别能战斗的队伍’。”
自私是合作的大敌,Lyons和Willis都承认自己有点自私。Willis说,控制自私的关键是创始人要把对公司的“独裁”转化为“责任共享”。他说,“你需要站在管理整个公司的角度来作出相应的决策,那么自私就不会占主导地位了。”
不到国外与客户洽谈时,Lyons把自己75%的时间都用于向门户网站推销ditto.com公司的技术。他说,“总体上来说,这是一个积极的变化,我可以作自己最擅长的工作。如果我每天不得不面对日常的琐事,我不会有机会这样的。”
事实上,尽管他们相隔2000余公里,Willis和Lyons的合作是愉快的。(Lyons在ditto.com的技术中心,Willis在公司的总部,二地相距2000余公里。)他们二人经常穿梭飞行,使见面的时间尽可能地多一些。
尽管合作比较顺利,但Lyons承认心理难免有些失落,他参加了一个由CEO或缷任的CEO组成的俱乐部,来调节自己的心理。
Lyons不否认终有一天他会离开ditto.com,他说,“我一直在考虑创办一家新的企业。”但他说,这与他不担任公司的CEO无关。他表示,不担任CEO有助于他发挥自己的长处,也有助于他在未来适应领导角色的变换。
(ccidnet.com 刘彦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