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昨天在“南海知识经济论坛”上打“头炮”
在昨天下午的“南海知识经济论坛”上,柳传志与政企界代表坐到一起,谈企业管理理念,谈企业机制建设,谈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家们频频发问,柳传志妙语作答,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思维碰撞。
国企要解决产权机制问题
问:你认为应当如何做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你认为广东企业家在哪些方面要加强?
答:广东民营企业比较多,机制方面的问题应该不太突出。突出的可能是围墙和地基的部分,即物流、资金如何有效管理,如何与国外企业竞争,还有是企业文化层次的问题。有时为打开市场,有些企业可能饮鸩止渴,搞短期行为,不够诚信,这说明要更加注意基础层次的问题。
问:国有企业如何才能做强做大?
答:我觉得国有企业的主要问题是没有明确的法人管理结构,难以运作,管理层不对利润负责。因此,最大的问题是解决产权机制的问题。
把职业管理者融入企业里
问:请问应该如何处理国际化人才引进和本土人才的关系?
答:向国外优秀企业学习非常重要,关键是国际化人才如何进入?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模式,各行其是就不行。模式本身可以大家来修改,但一定要有,而且一定要按这个来做。
联想是以本土人才为基础的,关键是看这个人是否善于学习。杨元庆能把电脑事业做好,与当初让他做过惠普代理事业部经理有很大关系,他向惠普学到了不少企业运作的方法。
对人才要一步步培养。你先给他一块布裁鞋垫,裁好了再给他一块布去学做西服,要让人感觉到他的真实才干。
问:我是TCL一位管理人员,联想是从贸工技路线做起来的,TCL也有类似现象。请问随着企业技术含量的提高,销售人才和技术人才哪个更重要?
答:贸工技起家的联想,目前有很多销售人才在管理企业。但未来随着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技术人才与销售人才可以结合使用。
企业竞争到最后肯定以技术背景为主,目前我们与外国比,仍然对市场了解不多,难以对抗外国品牌。因此,在做产品技术时,销售人才与技术人才要很好地结合。
问:请问你如何看职业管理者?
答:一定要把职业管理者融入到企业里去,不然做着做着看到更好的位置他就走了。联想要培养的是有上进心、事业心的人,不管什么困难都要做中流砥柱。从业务来讲,职业管理者能把很多外面的东西带到公司来,但不同的人来到公司,带来不同的文化,一定要有一个模子把他们融化、改造成自己的人。
想到才能做到
问:我是志高空调的董事长,我们想向联想学习,也想做世界第一,但我感觉自己素质跟不上,下面中层的水平也一般,你站在我的位置你会怎么办?
答:联想为什么能做大,的确要志存高远,想到才能做到,想都不敢想怎么做。但知难行易,过河如何过,要想得比较清楚,然后去培养自己的素质。
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发展阶段制定适当的目标,首先要让企业能存活下来,不要做太远的事。我想你该努力用你的方式去选择总经理,但德才都要考虑。
此外,还需要寻找一些有能力的投资公司,吸引他们做董事,给你提供智力支持。如果有国外企业愿意为你融资,拿5000万元买你10%的股份,你为什么不愿意?
问:联想有没有出现过重大失误?
答:联想有过很多重大失误,1989年国内业务领导力量薄弱,急于提拔了一些年轻人,结果一些动机不纯的人进到领导岗位,想办分公司把联想的钱卷走,幸好被“镇压”了。
失误对企业是个学习机会,关键是悟性,要善于向书本学,跟经验教训学。
问:你对员工认股权证的问题有何建议?
答:首先,认股权证用来做什么要想透,给哪个层次的员工,想起什么激励作用。在高层管理者、一般管理者、普通员工中,我觉得要以高层为主,因为企业要求稳定性最高的人才是核心管理者;但在联想,进来两年的员工也能拿到股份,不过不多,主要起到一个兼顾的作用。
而发放原则必须讲清楚,做到公开、公正。
问:联想集团什么时候请咨询公司诊断企业的?你认为企业发展到什么时候应该请咨询公司?
答:1988年我们就试图请国内咨询公司诊断,他们的判断是“惊人的效益,惊人的混乱”,感觉无从下手。后来我们打算制定2000年发展规划,三间子公司都请了麦肯锡做咨询顾问,花了很多钱,但是很值。其中方法、手段、数据是很重要的,比提供的解决办法更重要。我们请他们主要是战略层次的,不是实施层次的。实施层次他们不一定了解情况,做了也不一定实用。而且我们是双方共同讨论,不是他们怎么说就怎么算。
但是如果技术本身不好,如果企业存在文化上的问题,请了也没用。
倪润峰现象不会在联想发生
问:联想为什么要分拆?分拆会不会对企业造成损害?
答:联想的主要业务有两块,发展自有品牌和分销代理,开始时客户是没有意见的,后来联想品牌也发展高档产品了,与国外品牌产生了竞争,矛盾就出现了。联想进行分拆,一是为了兼顾两方面的业务,一方面可以发展自有品牌,一方面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做分销代理;二是为了避免员工吃“大锅饭”,对员工而言,做两种业务的任务是不一样的,但大家拿的都是联想认股权证,有吃“大锅饭”之嫌;第三,对投资人而言也有利,可以区分两种业务进行投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有企业领军人物,如杨元庆、郭为的出现,才有条件搞分拆。
问:中国企业的领袖人物很难实际上退下来,喜欢垂帘听政。请问如果杨、郭不行,你是否会学倪润峰重出江湖?
答:联想下面有3个子公司,作为联想董事局主席,我的知情权多于决策权。董事局主要是考虑企业发展方向,监督财政预算,决定CEO人选等。对于风险投资公司,由于是新业务,董事局还会参与具体决策,但这并不是不信任。对杨元庆、郭为,董事局是放心的,但不会放松考察和监督。我想,倪润峰现象在联想不可能发生。
联想确想进入无线通信领域
问:联想是否会考虑在国内创业板上市?是否会收购中科健?
答:在香港股市上法人股可以销售,员工认股权证的问题也好解决,而国内资本市场还不是很规范,比如审批制度不严,有时候不是凭真本事。在国内资本市场更为规范时我们会考虑上市,但现在并无此计划。
联想的确是想进入无线通信领域,现在我们在跟多家公司谈判,但还没有和任何一家达成协议。
问:IT业是联想未来主导产业,会否涉足传统产业,会否进入证券行业进行资本运作?你认为,TCL的信息产业要经多久才能成为与联想一争高低的对手?
答:联想一直做的是IT业的高技术产业,暂时不会涉足传统产业。今后会不会做还很难讲。
和TCL的关系,我想先是一起把饼做大,以后各自能分多大一块,要看各自的发展。TCL在产品的产销等“房顶”部分做得很好,技术也不错,关键是大家要把基础建得更好。专题撰文:邓红辉、巫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