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制度建设要在“建”字上下功夫

制度可以对人们的行为规定出明确的标准和界限。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建设的作用是思想教育以及其他方法措施所不能替代的。但在制度建设中往往存在着一些问题,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笔者认为,要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首先要在“建”上下点真功夫。
一、建制度要注意把握指导思想。
制度建设在“建”上存在的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建”制度的指导思想存在模糊认识,从而使制度成为“嘴上制度”、“纸上制度”、“墙上制度”,造成制度“好听不好用”、“管看不管用”,影响了制度的可行性。因此,在建立制度时,在指导思想上要注意体现以下三个原则:
(一)需要原则。建制度要符合实际的需要,不追求应有尽有;成熟一个出台一个,不追求“成套设备”;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问题,不指望一个制度“包治百病”。对“引进”的制度,更要注意联系实际,不做表面文章,不追求“人有我有”。
(二)适用原则。建立的制度要有实际内容,不搞“大话制度”、“空话制度”、“套话制度”;要便于操作,不搞“模糊数学”、“神秘哲学”。
(三)稳定原则。建立的制度既立足现实,又要注意体现事物发展的趋势,要用改革的观点、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建立具有较长生命力的制度,不要那种“朝令夕改”的制度。
二、建制度要注意完善结构要件。
建立的制度结构要件不全,容易造成遵守和执行上的空隙和困难,使所建制度“有皮无瓤”、“虎头蛇尾”,影响了制度的权威性。因此,建立制度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注意结构要件的完善:
(一)固定要件,包括基本要件和规范要件两种。基本要件包括:制度的名称,各部分的标题,制定、公布制度的机关和通过、公布的时间,生效或施行的时间等;规范要件包括:所提倡的、要求的,所反对的、禁止的,以及对违反制度的处理等。在固定要件中,容易忽视的是对违反制度的处理规定的制定。
(二)非固定要件,可根据制度本身的需要进行选择,包括下列内容:建立该制度的依据、指导思想及原则,专门概念和术语的解释,适用范围的规定,要求或授权有关部门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的规定,废止与其冲突的有关制度的规定等。
三、建制度要注意把好语言文字关。
建制度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具有明显的特点,不掌握这些特点,就容易把制度规范写成宣传式、教育式的文件,这一点是应当引起特别注意的。另外,诸如用写论文的方法来组织制度规范中的语言文字,文中充满讨论的、探索的语句;更有甚者,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夸张和形容的文学手法来写制度规范,都是没有把好语言文字关的缘故。上述问题影响了制度的严肃性,必须加以克服。在起草制度规范中要注意把握以下语言文字特点:
(一)要明确、肯定。要用具体的、明白无误的语言文字来规定要求遵守或禁止的行为模式及违反制度的处理办法。对所有固定要件和非固定要件的表述,都要清楚明白。
(二)要通俗、简洁。要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来拟定制度文件,不必要的字句要尽量删除,使文件干净利索,力避重复、晦涩。
(三)要严谨、规范。要按照通常所理解的含义来准确使用语言文字,容易引起歧义的文字和不规范的文字,不要使用。(耿志刚)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