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选用管理者的时候,长相和气质是考虑的要素之一,但企业更为看中管理者是否诚实、自信、有能被证明的成功经历。对于相貌平凡的管理者来说,一方面要自信,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主动影响对自己相貌有偏见的上司;另一方面内外兼修,通过形象包装提升自己的价值。
这是一个表演的时代。
企业高管越来越多注重个人品牌的营销,如同演艺明星一样穿梭于各种镜头前,成为“明星管理者”。在这方面做到极致的当属SOHO中国创始人潘石屹。
不过,当管理者从幕后走到幕前,具备明星般的容貌和气质是“镜头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容貌和气质不仅成为决定职业管理者的选拔和晋升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管理者的仪容、仪表、言谈举止所传递的商务形象,已变成了企业参与竞争和开拓局面的一种手段。
管理者的长相和气质影响到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否是个长期的趋势?如何在此方面扬长避短?本期《管理@人》就长相气质和管理者职业发展关系的话题,邀请到了光明乳业、正大康地、巴尔玛肯等企业人士以及职业发展专家共同讨论。
外貌对不同的行业、职业重要性不同
——上海林紫心理咨询网职业发展咨询顾问 徐国芳
管理者的长相和外貌影响其个人职业发展,这个问题在不同性质的企业表现的程度是不同的。关键是要看员工的相貌、气质对企业创造价值和利润的产生是否有直接的关联以及这个企业的文化是什么。比如在消费类、贸易类等需要有大众传媒来支撑和关注的企业,自然就会对管理者的外貌有比较高的要求。
在企业内部的不同岗位上,外貌和气质对管理者的职业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公关宣传部、销售部、客户服务部等一些人际关系往来频繁的外务型部门,相貌和气质会对管理者的发展影响更明显一些;而技术研发部门等偏向专业技术的岗位这方面的要求就不高。
我个人认为,相貌、气质对于职业人成长发展的影响将会越来越明显。人才市场供求的巨大矛盾使得竞争愈发激烈,人才选用的条件和要求也就会不断提高。而现代企业也越来越讲究曝光率,在同等条件下,相貌和气质就成为人才选用的一个潜规则。
另外,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公众没有耐心去了解更多信息,他们对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外在的东西很敏感,如果企业管理者的形象不够突出,公众就会对这个企业的形象产生怀疑。
我们有一个项目经理,他的能力非常强,但总是被客户质疑,就因为客户认为这个经理个子小小的,其貌不扬,没有办法镇住场面,所以第一印象就没能给客户信任感。而一些经验老道,但专业知识和技能远不如他的项目经理,却能很容易使客户一开始就认可他。
综合点评:
1.企业的用人标准已经不单单局限在专业方面,而是一个综合的人文素质的评估。虽然容貌、气质不会成为人才选用的公开条件或指标,但它会越来越多的影响职业人的发展;
2.对于职业管理者来说,只有能力和学识,没有外在的形象、气质相匹配,也是很难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
主动影响那些对自己容貌有偏见的上司
——国内某大型超市原配货部主管 安锋
对于这个话题我可以说是有着深刻地体会,我承认我的长相也许不招人喜欢,从而不得不承认外貌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的确很有影响,但我始终认为如果你是块金子,任何问题都不会阻碍你发出光芒。
2000年的时候,我应试进入一家国内颇有名气的连锁超市从事仓储配货的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很快就得到了周围同事的认可,半年之后我被推选为组长,继而又被推选为储备经理,后来经过了大大小小考核因为成绩突出,我成为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2003年初,公司整合仓储、配货、客服等部门成立了物流中心,并且重新划分和界定了重要的管理工作岗位,由原来部门推选合适的候选人竞争这些岗位。而我则被推选为大供应商经理的侯选人,由于过去对这块工作比较熟悉,因此我是这个职位的热门人选。然而,就因为我这张“影响市容的脸”让“评委们”备感不适,他们由此推导出如果让我做了这个职位不知道会“吓跑”多少供应商的结论,我就这样最终落选了。
因为这样一个尖刻的、玩笑似的结果,让我很受伤。我可以证明我的能力,但我无法改变我的相貌。不久之后,我便离开了那里。那段时间我的情绪极度低落,直到后来遇到了我现在的CEO。
我还记得去应聘现在的这家公司的时候,CEO问我为什么离开以前的公司,我就把自己的经历告诉了他,没想到他听完大笑了起来,然后对我说:“我觉得你并没有那么难看啊!之所以他们看你很别扭,是因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你,问题还是出在你身上,你缺乏足够的自信,如果你能积极地用你的表现去影响他们,让他们了解你的实力,也许结果就会很不一样。”进入新的环境以后,我不断调整自己,重塑自信,并且在工作上对自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在,我负责的是销售工作,同样也会面对各种客户,但不论他们刚开始用什么样的眼光看我,我都会非常自信的与他们沟通交流,因为我知道让他们真正接受你,靠得不是长相。
给“丑人们”的建议:
1.如果你因为“长相”而失去机会,请首先检查一下自己在别的地方有没有毛病,不能因为长得不如别人就放弃奋斗和追求的权力;
2.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失去自信就是你的问题了,你需要有点阿Q精神,你可以对着镜子说:“我是帅哥,只是别人不懂得欣赏!”;
3.你必须弄明白,最重要的是用实力和能力来证明你很优秀,所以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你就必须足够强大;
管理层更看中自信和气质
——光明乳业北京区总经理 李瑞波
我非常清楚地记得1998年在顶新时,招聘过一个由于长相的问题,被许多家公司拒绝过的人才。这个年轻人患有神经性摇头的毛病,经过几层面试他到了我这里之后,他很直接地问我会不会因为自己摇头毛病而不录用他,他以前因为这个问题被很多企业拒绝过,他说这是他的损失,也是那些企业的损失。
当时,在认可他的能力之后,我觉得不但要用他而且要充分尊重他,让他知道一个好的企业是不会排斥生理上有缺陷的人。后来,我明显从他身上感觉到,他的干劲比别人足而且非常自信。很快他就从中层经理中脱颖而出,而现在这个人已经是国内一个知名品牌的高级经理了。
坦诚地说,我在选用管理者才的时候,长相和气质的问题的确是会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中国有“相由心声,相随心转”、“腹有诗书气自华”两句很有道理的古语。但是,我更加相信长相和气质只可能为你增加一些天然的优势。能够被证明的成功经历和这个人是否诚实、自信、有创新能力,这些才是我最看重的。
事实上,我本人也是身高不足1.65米,但在我服务过的几家公司总裁因此放弃对我的选择。我认为真正的问题在于,你是否能够证明“你行”、“你最行”、“没有你不行”。
我觉得当一个人因为长相、身材、气质等成为其职业发展的限制条件时,一定是他在别的方面不够突出。很简单的道理,CEO是招人才不是招女婿,被人刷掉只能说你还不行,还不够强大。如果大家都是25分的水平,那么你的长相就是个问题,但如果别人是25分,你却是50分,那么再傻的CEO也不会不选择你。因为对CEO来说,你就是业绩,你就是利润。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种情况是,在某些特殊行业和职业的特性决定了企业对员工的外在形象有很高的要求,我觉得这是CEO对自己负责任,对客户和员工本人负责任。
给高层管理者的用人建议:
1.决不能因为长相和气质放弃能够给企业发挥重要作用的大将,这个损失会很大,别人不用他而你却用了他,那么你就等于挖到了金矿。
2.如果处于某些行业和岗位,员工的长相和气质对客户需求会产生明显影响的,那么也决不能忽视这种需求。
女性内外兼修提升职业前景
——正大康地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副经理 孙红玉
从性别的角度来讲,由于社会对男性和女性的角色期望不同,因此可能女性更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而女性职业管理者仪表、仪容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她个人职业化程度的高低。
我觉得没有丑女,只是看你会不会打扮,化妆是不是到位,衣装是不是合适,甚至还可以尝试用小的整容术来改变一下先天不足之处。不过,我个人认为气质的修炼相对于容貌的修饰更加重要。有些人长得很漂亮,但她缺乏由内而外吐露出的一种气质内涵,这就需要女性职业管理者注意在这方面的调整。
于女性而言,气质包括几个方面。首先是有吸引力,气质来源于内心的涵养、对礼仪的理解;其次是良好的形象,包括仪容、仪表等;再次是良好的修养。最后是一个良好的心态:对于女性职业管理者来说,要有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这是你前进的动力。遇到挫折时,要静下心来反省一下自己,使自己的内心安然,然后通过系统的学习提升自己。
当然,容貌和气质的修缮并非是去迎合别人的审美口味,实际上这是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方面。如果一个女性在外表和内在能很好匹配,那么她获得的职业发展机会可能就会更多一些。
我觉得人的外在形象对于其发展来说只能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作用,如果完全靠长相、气质当作你的成长武器,这并不现实。机会的把握更多还是要依靠你内在的东西,比如说你所拥有的专业技能,你的知识结构。
给女性管理者的建议:
1.如果按权重算的话,至少要占到50%~60%内外兼修的女性,她所表现出来的气质和职业化特征能够为她赢得更多的机会,因此不要忽视容貌和气质的修造;
2;要充分发挥女性职业管理者在性别上的一些特点,比如做事细致、处理问题更加柔性,这样能使你走得更远。
形象投资提升个人价值
——巴尔玛肯形象沟通顾问 周宁
我个人认为,外部形象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人所处的阶层乃至是其受信任程度、受尊重程度等因素。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相貌外形是直接影响个人的职业发展。国外有一些调查研究证明,形象气质较好的职业人士所获得的薪酬和晋升机会要比形象一般的人多出15%~20%。
实际上,在我们的客户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抱着提升个人职业竞争能力而来寻求形象设计专业指导和帮助的,还有一些企业,尤其是国外企业甚至会要求员工进行职业形象方面的塑造。
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我们服务过的一个客户是从一家国企投奔到一家国际知名的大企业,而这家企业是以贵族品牌而出名的,老总虽然对他的能力非常欣赏,但就是因为他的外貌、外形拿不出手,不能代表企业形象,于是这家企业找到了我们,要求我们给他进行职业形象的包装,而那个时候他本人却根本没有这种意识。但是经过一系列的塑造之后,在他身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更加自信,更懂得如何享受工作。现在他非常注重怎么去着装,怎么去提升自己的气质。
其实,无论是做对外的工作,还是搞研发技术,每个人都需要完善自己的形象资产,以此促进自己在生活和事业上的迅速成功。过去我们在这方面做的不好,是因为环境和意识的局限,不知道通过形象的包装可以提升自己的价值。而现在,随着社会对职业人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职业管理者会更加注意自己的“明星脸”。
给职业管理者们的建议:
1.投资形象就等于投资你的事业,形象会直接影响外界对待我们的态度,成功的形象可以准确传递个人价值信息,成功的形象可以为个人获得很多机会,同时还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朋友。外在的包装会给你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魅力,只不过可能你暂时还没有找到表达自己魅力的方法,可以通过了解一些专业知识,诊断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严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