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笔试、面试工作结束以后,CEO立刻嘱咐我给每位落选的应聘者寄一份“未录取通知书”。其内容大致如下:“某某先生(小姐)雅鉴:本公司征求人才一案,承蒙您参与应征,您的学识资历,均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惜因名额有限,未能有幸借重,但我们仍将您的资料列入储备人才档案,待有机会再行借重共参大业。最后为您应征本公司的热诚,再次致谢,并请不时给予本公司批评指教。”此文读来语气委婉且充满诚意,CEO此举,令我肃然起敬。
未到公司上班前,我也曾经历过一段时间的寻寻觅觅,为了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而终日在外奔波。在我的印象中,许多公司,包括全球有名的大公司,面谈后通常是不再通知未录用的人,但以我的个人的立场,我觉得这样是对顶着炎炎烈日请假到一个陌生地方面谈工作的应聘者的不尊重和不负责任。
一封充满人情味的“未录用通知书”,对公司来说,虽是小事一桩,却有利于提高公司在公众中的形象,也是公司“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体现。对落选者来说,虽然有失落感,却觉得自己受到重视,心理上多少得到几分慰藉,公司“善始善终”的工作作风,更加增添了他们对公司的仰慕和成为公司一员的渴望,而且,一些应聘者落选的原因,并非是自身素质不合职位要求,只是所招职位名额有限。公司如把落选者的档案存入后备人才库,日后有需要时,直接从后备人才数据库中筛选,不是可以节省大量的招聘成本和缩短相互了解的时间吗?
因此,希望各公司在进行人力资源招聘时,不要忘记把及时通知落选者测试结果和把落选者资料归档列入工作流程,别让应聘者痴痴地等。
文/蔡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