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传统的人事部门,再见!

文/〔美〕杜拉克
人事的功能将逐渐偏向工作的设计以及工作的关联,不仅单是召募新人填补原有的空缺。
近来,美国公司纷纷时髦地把人事部门冠上新名称–‘人力资源部‘(department kf human resources)。但是,除了新名称以及随附而来的高薪酬之外,人事部门尚应发挥更多的功能。在未来的数年内,可以预见人事功能将大幅变迁,人事部门势将担当与往昔迥然不同的新职责。人事作业可能成为‘业务‘(line)部门,而不再是‘幕僚‘(staff)单位;由于必须雇用各类人才,人事部门行将调整其管理原则–从关注人力成本转而关注员工生产力。
原因之一是技术的变迁。工厂自动化以及办公室自动化,逼使传统的人事管理方法有所更易,譬如:工作设计、组织编制,以及工作流程等均需革新。如果这些方面不进行改革,资本设备、人员训练都将耗费不赀。工厂自动化以后,第一线督导员跃身一变成为真正的管理者,昔日第一线督导员的传统功能,因而消失殆尽。在自动化的工厂中,毋需专人督导;相对 的,工厂现场所需要的是规划、教导以及协调各项技术服务,诸如工业工程、生产规划等等,以往都是由高级主管或专家负责,现在则须由第一线督导员主持,为期圆满达成任务,第一线督导员必须具备新观念、新价值以及新技巧。

一、提高生产力的最大挑战

诚如我们所知,购置新机器未必就能提高生产力或减低成本。但是,为了提高工作效能,办公室自动化,足以导致工作流程、工作设计、工作关系,以及人才甄补等的急剧变迁,不论何种变化,第一线督导员仍是关键所在。事实上,没有人确切了解自动化以后的工作情形究竟如何,我们只知道情况将会完全改观。
由于工作设计、工作流程,以及工作关联等均取决于人为设计,这便成为人事功能的职责;但是,大多数人事部门从未处理过此类工作。
人事功能的另一重大变迁是导致人力观念的转变–特别是由劳力工作轻为知识性工作;即使是在成衣企业中,人力工作中的劳动比例,业已显著减低,只占四分之一左右,而其他企业所占的劳动比例,将在六分之一以下。
大势所趋,白领阶级员工的生产力–特别是快速激增的知识员工生产力,将成为已开发国家生产力的主要中心。但是,知识员工生产力的品质远比数量重要,工程师的技术、工作热忱,以及奋力不懈的精神最为要紧。由此可知,知识劳工生产力的关键在于:工作态度、适当的资讯、工作流程、工作关联以及工作团队的设计。换句话说,知识劳工生产力取决于员工对其指派工作所表现的优良绩效。这又将是一般人事部门以往未曾涉及的职责。

二、重新检讨传统的组织制度

转移集中注意知识劳工的同时,公司当局似应重新考虑其升迁制度、薪酬给付,以及对员工的奖励。大多数企业的传统升迁阶梯是赋予主管职位,但对大多数知识性员工而言,担任主管是一项错误的奖酬,因为优秀的知识员工通常比较喜欢继续从事其专业或技术工作– 毕竟这是他们的长处及嗜好–并不乐于接受非其擅长的管理工作。
这并不是一项新的问题。早在三十年前,奇异电器公司曾为专业员工制定了晋升与薪酬的双轨制度。而其他许多大型的企业则把许多职位冠以主管头衔,称为主任或副总经理,实际并不具备管理的功能,却造成许多混淆及职衔变动。当今天知识成为劳动力重要因素的时代,我们不得不重新检讨传统的组织结构。
目前的组织结构源自十九世纪的军队组织,把经理视为CEO,其他人员都是部属;但是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里,知识员工才是CEO,经理只扮演协调与计划的支助角色。因此我们必须重新设计他们的职责、相互关系以及薪酬制度。

三、激发工作意愿,丰富工作内容

人事功能的最后一项挑战,来自开发国家内专业暨主管人员年龄的改变。三十几年来,缺乏年轻员工担任专业暨主管的职务–因为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出生率偏低,又逢第二次世界大战及经济大恐慌。为改善此一情况,公司当局必须征募适当人才,不次提拔干练员工。但是,目前人事升迁管道严重堵塞,特别是在大型公司里,专业暨主管人员尚在‘壮年‘,还可以再干三十年。即使经济快速成长,预计未来十年或十五年内,新进人员的晋升机会仍然甚少。对于年轻员工,似应在其工作上建立满足感与成就感,而不是一味地快速晋升,在工作设计上,设法扩大其工作内容,使工作更具挑战性,这或许是未来最大与最困难的人事挑战。
在传统上,人事管理及组织规划一直不涉及上述活动。人事部门视组织编制固定不变,只试图提供组织的所需人力;而组织规划一向就事论事,专注于‘非人性‘的设计。但是未来的趋势,人事功能将逐渐关注工作本身与相互关联的设计,而不只提供人才填补空缺而已。
以往人事部门设计政策以及工作程序,具有协助、咨询、以及督导等功能;从不决定政策以及实际作业。目前需要改变,直接参与业务。譬如要经常测试个体的绩效是否符合工作的需求?类似测试当然是属‘幕僚‘工作,但对人事决策却极具影响。尤其是在自动化时代,此项幕僚作业将对工作流程及工作设计提供建议,进而决定工作内容、方法与人事安排。

四、激发员工潜能,并不一味减低成本

上述各项对于业务决策均具关键性。但是,传统的人事功能,一向很少涉及业务,而日本的大型公司与军队组织却早已如此。梵蒂冈教延的人事部门负责挑选主教人选,其性质应属‘业务‘部门;但在美国企业界中即使最具影响力的人事部门也仅提供建议,或从旁协助,却不制定决策。
由此看来,负责制定决策的人事部门所需用之人才,势必不同于今日–至少须具有业务背景。反观今天很多从事人事工作的人欠缺了解实际业务,他们只是心理学家、训练专家、律师以及薪酬专家。瞻望未来,人事功能需要提升,参与工作设计、流程以及人力调配等工作,否则人事部门将欠缺人事决策所需的经验以及员工对于决策的信心。
未来人事功能的最大变迁或许是其使命与宗旨。今日的人事部门源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那时十分之九的员工都从事劳力或非技术性工作,于是劳力是一项重要成本,人事部门的重要职责便是降低成本。但是今天的工商企业,即使是成衣业,也只有十分之三的员工从事劳力工作,其余员工均从事非常专业的工作。这类员工不再是‘成本‘,而是极其宝贵的‘资源‘,人事部门应尽力助其发挥潜能,而不是一味地减低成本。

●北京西三角人事技术研究所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