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我参加或主持的人力资源讲座,在会后都有双向交流的时间。我发现,许多人所关切的共同课题是:“怎么样才能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及强化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每次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时,我都会想到我的朋友小赵。
小赵是我大学时代所认识的朋友,他在学校时的成绩就相当优异,后来顺利地进了某政府部门。起初他也怀抱着理想努力工作,认真学习,然而在工作个两、三年之后,却遇到瓶颈,慢慢觉得工作缺乏挑战性,也逐渐失去了当初的热忱及理想。所以他就常常迟到早退,过着“早上喝酒,晚上跳舞”的生活,看到他变得这般消沉,不禁令人感到惋惜。
最近碰到小赵,他却好象突然吃了灵芝草一样,全身上下都充满了活力与朝气。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已经辞掉工作,自己开了一家公司,当起CEO了。现在的小赵,当然不再朝“酒”晚“舞”,整天干劲十足,老是被我调侃成“7-11”–二十四小时营业,全年无休。对于自己为什么会有如此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小赵以非常笃定的语气解释:“当然啰,不拚怎么行,这是自己的啊!”
“这是自己的!”这句话道尽多少人的心声。为自己打算,本来就是很自然的道理。开自己的车子,就会特别小心驾驶;用自己的物品,就会比较爱护;花自己的血汗钱,就会比较懂得节俭;做自己的事业,当然也会特别用心经营!所以,想要提升员工的工作效率,强化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把企业变成是“公司是大家的」”。
宏碁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早在宏碁创办的第三年起,企业内部就开始推动员工入股的制度,也就是他们所强调的‘小CEO的成就‘。藉此,公司与员工前景共创、利润共享,凝聚出一个强烈的‘事业共同体‘观念—-公司是属于大家的。而这种‘事业共同体‘观念的产生,不仅让员工产生了长期的承诺,更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大大地提升工作效率。就如同施振荣先生所说:‘因为大家都是股东,如果公司出现一些异常状况的蛛丝马迹,就会有人实时反应,不会让问题酝酿成不可收拾的局面。‘
宏碁所提出的‘小CEO的成就‘,不仅对内部的员工实施,还更进一步地实践在‘全球品牌,结合地域‘的概念上。宏碁对全球伙伴提出‘当地股权过半‘这个国际化策略之时,也同时向大家传达出一个重要讯息—-‘这个公司就是你的‘,进而营造‘事业共同体‘的观念。在这个理念的驱动之下,宏碁的每一分子才能主动地投入事业,积极掌握机会。
宏碁这种事业共同体的观念,其实在一些专业领域内,早已行之多年。如律师、会计师、企管顾问公司等等,皆以‘资深合伙‘的型态来经营,都是藉由所有权的共享,来激发大家全力以赴,一起为自己的事业打拚。而今,利润共享的做法已不限于专业领域或高科技产业,根据劳拉的<终极优势>一书所作的统计,在十年前,〈财星杂志〉所列的一千大企业中,仅有26%的公司接受利润共享的制度,但是到了一九九O年的时候,就已经有39%的公司随之采用。可见,利润共享的观念在各行各业中,已经逐渐地为企业主所接受。
事实上,利润共享只是诸多方法之一而已。当面对不同的企业文化及个人需求时,我们可以采取许多不同的做法。例如,在现今社会中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自我实现,鼓励员工在‘企业内创业‘也许就是可行之策;而新新人类相当重视参与感,‘权力下放‘的做法也可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所以我们再三强调,不论要采取什么做法,或是要分享什么资源,重点是在于领导者及企业家要真正把部属的定位由‘伙计‘变成‘伙伴‘,把‘自家的‘企业当作‘大家的‘企业。如此一来,部属们才能把被动的‘工作‘(Job)当成积极的‘事业‘(Career)一样来经营,才会把‘你们家‘的事当做‘我们大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