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新经济时代的用人之道

白涛

  高薪、提职、奖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固然在某种情况下仍然有效,但已并非完全灵验,于是适合新经济时代的用人之道成了企业商务策略的第一道防线。

  用资本锁定人才

  目前,国外大公司流行的做法是“配股”。既除薪水等外,对骨干人才每年额外配给他股份。为了防止职员把配给的股份转手卖了就离开公司,这些公司一般规定:第一年不得转卖,第二、第三、第四年各允许转卖三分之一,也就是说,职员必须干满四年才能拿到公司第一年的配股,干满5年,才能拿到第二年的配股。如果一个技术人员第二年就离开公司,那么,他只能拿到配股的三分之一,其他一律作废。

  一些刚成立的小公司由于资金实力不足,无法与大公司的高薪竞争,想要争取人才,最好的办法就是这种“配股”。比如你刚过公司的配股的股值或许只值1元钱,不过只要公司上下同心努力,几年后等到产品上市,一股有可能涨到20块甚至更多。到那时配给你的股份至少增值了20倍,你也许一下子就成了百万富翁。美国硅谷众多的新富就是这么造出来的。正因为如此那里成了新财富的源泉。当然,与大公司一样,这些新兴企业通常也不会把几十万配股一下子都发给新来的员工,而是双方签定合同,慢慢给,比如每年给5万,干得好就再加,用这种办法激励他更加努力地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当然,这需要严格的制度保证。

  起用新人,创造成长机会

  成功的创业公司,一般不是靠挖别的公司人才起家,而是敢于启用新人、善于培养新人,为公司造就可用人才。给新人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为他们创造成长的机会。

  比如有的公司除了工人以外,业务员,秘书,销售人员,科研人员上班可以不打卡,早来早走,晚来晚走,加班加点全都是出于自愿。对于搞科研的人,甚至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有15%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你可以去干任何事情。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更能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在这后面,还有严格的业绩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

  这样做的高明之处是鼓励职员自觉奉献。有效的监控贯穿于业务的全过程。每个职员每年都有一份经主管审批同意的年度工作计划,每半年评估一次,到年底再评,好的薪水多加,不好的少加。

  有经验的公司CEO对用人看得很重,不随便雇人,雇了就希望他干一辈子,极少辞退人,尤其对那些科研人员。当然对于那些败坏风气的蛀虫,公司也绝不手软。拿公家钱为私人谋利的,马上被开除;利用职权在公司内部乱搞男女关系的也毫不留情予以开除。对于已尽了自己的努力但能力不够干不好的,公司就尽量给他机会学习,让他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

  如果实在不行,就让他做越来越不重要的工作,五、六年不加薪,并让他提前退休。

  企业再造,提高效率

  企业再造兴起时间虽然不常,但如今在美国已成为一种风尚。企业再造不光是省钱,对公司业务发展及新产品的开发影响也非常之大。有的公司因企业再造,销量增加了数倍,数十倍。

  企业为何要再造?首先是为了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一个小公司层层发展,从原先的几个人发展成几万人、几十万人的大公司,从员工到上层多达7层主管,有时办一件事要花几个月,盖四十几个图章。机构重叠,效率不高。某些公司里搞销售做业务的人一天到晚喊累叫忙,实际上平均真正做业务的时间只有25%,大部分时间都在干什么呢?在做文书工作,打电话,找人,很简单的事一做起来都不是那么容易。

  其次,企业再造也是为了改造企业模式。知识经济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大企业要重新发展,以前的产业经济架构已不适应世界性的竞争。企业必须站在顾客的角度,跳出已经固定了的模式,把旧企业改造成新企业。

  因而,再造工程需要邀请专门的顾问公司一起参与,请他们用客观的眼光,计量的手段,进行重新设计。再造后的企业,原先25%的业务时间可以提高到75%,一个人的效率等于原先的三个人。

  当然,企业再造不可一蹴而就,实际上,企业再造是永远不会停止的。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