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的企业文化建设
张晓波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企业文化的建设已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其内容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因为人们已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靠什么才能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靠什么才能创造企业未来的辉煌?只能靠主题鲜明、内容深刻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最可宝贵的东西不是那些有形的财富,而是深深根植于企业员工中的企业精神,是该企业蓬勃向上、充满生机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并非万能,但如果一个企业没有文化或文化衰竭。那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的人一样,既看不到正确的前进方向,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
“企业文化”这个概念是从西方传入我国的,经过多年来结合本国实际情况后的充实和发展。主要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在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企业精神、经营作风,发展目标、道德风尚、行为规范和传统习俗等文化心理现象,由企业领导实施有意识地倡导、塑造,经过自觉地优化之后而形成优秀的文化观念,变利用这些文化观念对企业进行管理。在今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又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陶冶企业员工情操、培养企业高素质队伍、促进企业管理方面具有独特的凝聚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
企业文化主要包含企业文化理论和企业文化现象两个方面的内容。作为一种理论,企业方化是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到当代的必然结果,它强调管理要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价值,重视人性的完整性和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利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对企业进行管理。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企业的灵魂,它是企业价值观念、共同理想、思想情操、行为取向的综合反映,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企业形象塑造导向、制约、激励、规范作用。同时,企业文化又是一种现象。企业文化的要素包括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行为规范、道德风尚、传统习俗等,这些要素在企业创建以后就存在,并一直发生着无形的使用。当这些要素还没有被管理者自觉地用来对企业进行管理的时候,它们只能是文化现象,而且这些现象有优劣之分,其中既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现象,也有劣质的企业文化现象,如平均主义大锅饭等思想,而所谓企业文化建设就是要优化企业的文化现象,塑造和培养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利用这种文化对企业进行管理。
应该注意的是,不能把企业文化只是单纯地当作一种静态的文化现象,而忽视了企业文化最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是一种管理方法。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更好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
那么,在市场经济新形势新条件下的今天,在企业文化建设千头万绪的情况下,究竟从哪里入手建设企业文化才能做到事半功倍呢?西方有句管理名言:“企业即人”,而企业文化所体现是也正是这一管理思想。其实,企业文化的精髓就是提高人的整体素质,重视人的社会价值,尊重人的确良独立人格,开发人的文化资源,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实践证明,什么样的职工,就决定了企业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市场竞争越激烈,改进技术和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的迫切性就越强烈;企业生产经营越困难,就越要在职工教育下功夫。那么,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提高人的质量进而带动企业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这些年来的实践,我们不能发现,市场经济并不仅仅只是企业之间的竞争,真正实质性的竞争是隐藏在企业后面的人才与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世界经济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个特点尤其突出。
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是最宝贵的资源,人的因素在企业中至关重要。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树立“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根本准则,以人为本,在“人”字上下功夫做文章,把教育人、培养人、提高人的素质作为企业文化的首要建设任务来抓,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挖掘人的内在潜力,把员工素质的提高与企业竞争力的增强有机融合起来,使人与企业的发展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让职工广泛参与企业民主管理,增强职工主人翁意识,在生产经营管理中时时处处注意尊重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不断完善企业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讨论并由职代会通过制度、全方位监督检查制度等,使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全过程真正让职工广泛参与并接受群众的监督,从而充分地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所以说,一个企业要想保持并增加自己在市场上的份额,必须以人为本,强化人本思想,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注重企业精神、企业经营之道、企业形象与创建等企业的建设,这也是一个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酱所在。
从另外一个方面,将美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全一番比较也可以发现,是否能够做到以人为本甚至关系着一个国家的成败。日本是以技术立国,忽视“人”的作用,虽然兴旺一时,但近年来进步缓慢,国际竞争力已明显下降,尤其在科技领域被域欧美国家甩在了后面,以至追随日本经济模式的东南亚国家也在近年的金融风暴中遭受重创;而美国多年来一直“以人为本”,非常重视对人的教育,注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因而逐渐掌握了知识经济时代的主动权,在能源、环境质量、信息通讯、生命系统等众多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成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说到底,一个国家的企业职工素质往往也代表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素质,与民族、国家的兴衷密切相关。由此可见,我们强化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中心环节来抓,不仅是增强企业素质、促进企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与国家兴旺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