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赵文骅
如今你要问起企业经营者们一个这样的问题: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他们一般会回答:是人。然而,在现实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企业可以花大把的钱来维护机器设备,而对最宝贵资源的维护(即员工培训)却是省之又省。
原因在于,不少企业有过这样的教训:为提高员工素质,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员工进行培训,然而员工的“翅膀”硬了后,不是跳槽就是另起炉灶,最后变成企业花钱买鞭炮让人家放。上海市一家化工企业,为了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制造工艺,花巨资派一批员工赴国外参加专业培训。但这些员工学成回国后,没干几年纷纷跳槽而去,结果使得企业连正常的生产都无法维持。正是在“员工培训就是花钱买鞭炮让别人放”观念的影响下,许多企业对员工培训越来越不感兴趣。
那么,这种观念是否正确呢?随着信息化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现代企业的竞争已从产品竞争演变为人才竞争。培训高素质员工,才能最后赢得胜利。在这方面,摩托罗拉、IBM等公司已成功证明了员工培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上海市某知名软件生产企业人事总监林先生认为,如今员工的跳槽频率越来越快,比如在IT行业,员工转换工作的周期平均为两年。而导致员工跳槽的因素也越来越多,从以往的改善工作环境、谋求高薪等,逐渐转向追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因此,从这方面分析,企业如果让员工从工作培训中得到好处,他们应该会更加珍惜这样的工作机会。此外,员工参加培训后,技能提高了,企业应该给予其更好的职位或待遇,重新进行工作定位,从软环境上留人。林先生强调,企业应该舍得在员工培训上投资,并且对员工的培训效果给予跟踪,引导员工在工作中学以致用,这样才能使员工培训投资获得应有的回报。
西方的一位著名企业家曾说过“企业越培训员工,他们就越能出业绩;业绩越好,他们就越想留下来”。因此,对企业家来说,生产问题、销售问题、财务问题很重要,但员工的培训问题同样举足轻重。从近期看,这将决定企业是否留得住员工;从长远看,关系到企业是否有雄厚的人力资本来赢得市场。那些因患得患失不进行员工培训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会因缺乏人才智力优势而以失败告终。
摘自《人才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