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陈清泰吴敬琏著书立说
为什么要做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研究?这个课题是由中国的改革实践提出的。中国企业虽然经过20年的改革,它们目前的激励制度仍然与发达市场经济中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一是多数企业的薪酬制度还是上级行政机关主导型的,而且薪酬组合中缺少长期激励因素,这使得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激励不足;二是所有者缺位,使得在许多企业中出现经营者自己给自己定薪酬的不正常状况。这两种情形都会影响企业的有效运转,最终损害所有者和其他利害相关者的利益。从有些已经实行公司化改制的企业来看,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教训,引进它们的成功做法。
薪酬性的股票期权(compensatorystockoption,简称股票期权,又译为股权)制度,是20世纪中期兴起,80年代以后在西方国家的大公司中流行起来的一种长期激励方式。它利用股票价格涨落对管理者员绩效的度量作用来对他们进行长期激励。1999年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支持企业进行经理厂长持有股权等分配方式的探索。从那以后,实行股票期权制度成为企业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不论是已经实现公司化改制的企业还是没有实现这种改制的企业,无不对此跃跃欲试。然而我们从过去的经验中认识到,凡是要建立一项新的制度,如果不事先对它的基本特征、历史沿革、设立条件、配套措施研究清楚,并且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清晰透明的法规框架,然后有序地推开,往往会把良好的愿望化作一番没有实际成果的炒作。于是,我们与相关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的人士组成了一个课题组,共同进行“中国企业经营者激励和约束机制———股票期权”课题的研究。在过去的一年中,课题组成员在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SalomonSmithBarney)和人力资源顾问公司翰威特(HewittAssociates)的专业支持下,对中国现行的政策法规进行了研究,并远赴美国,较为深入地实地调查和研究了美国企业薪酬制度、长期激励和股票期权计划的运作过程以及实施股票期权计划需要具备的公司治理基础和资本市场条件。通过这些调研活动,课题组成员对于公司治理中极其重要的经营者激励问题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认识,并且从各自的工作范围出发,对于如何完善我国现代公司中的经营者长期激励和引入股票期权制度作出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探索。
在开始进行研究的时候,我们把问题想得比较简单,考虑的主要是与股票期权制度直接有关的问题。可是,研究愈深入,我们就愈加认识到,包括期权制度在内的激励机制只是公司治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公司治理的基本框架,即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基本关系没有建立,任何合理的薪酬制度都是无法有效实施的。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所谓现代企业制度,指的是现代公司制度。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看,现代公司制度是伴随着古典公司中所有与控制的分离(在我国通常译为“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而出现的。这种“两权分离”的公司通过一套能够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建立起制衡关系的公司治理机制(corporategovernance)来保证自己的有效运作。公司治理有两个互为表里的关键性安排,一个是公司控制构架,一个是激励制度。前者要保证各个股东之间和各种利害相关者之间权利利益的平衡和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有效监督;后者通过构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薪酬与激励体系,协调所有者与全体员工的利益,吸引和留住人才。二者通过彼此间的良性互动,谋求以股东利益为主导的公司价值的最大化。由此可见,合理的薪酬制度是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以公司治理机制的初步建立、公司控制权的正确配置为前提的。
更进一步说,合理的股票期权制度还要以健全的证券市场的存在为前提。股票期权制度是由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管理者员业绩的度量作用引申出来的。在高层管理者员的考绩问题上历来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他们的实际业绩即使运用一整套繁琐的指标也很难准确地加以度量。然而一个有效的股票市场,却可以通过能够反映公司基本面状况的股票价格的升降折射出管理者员工作的努力程度及其成效。于是英国和美国的某些大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采用股票期权作为对CEO乃至其他高层管理者员的一种重要的长期激励手段。在90年代以来的全球性公司治理运动中,股票期权这种长期激励形式在大企业高层管理者员的薪酬组合中应用得愈来愈普遍,而且随着这些公司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股票期权激励还有向中小层经理乃至全员扩散的趋势。至于在异军突起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它的应用就更为广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尽管股票期权是一种有效的长期激励工具,但是,它的应用是有条件的。目前国内这些条件并不完全具备。但是企业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任务又刻不容缓。因此,必须在努力改造和完善现有的格局,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在规范的基础上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同时,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企业,用规范试点的方式,有步骤地推广包括股票期权制度在内的长期激励方式。
我国加入WTO后,在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企业的竞争环境和游戏规则将日趋国际化,将面临愈演愈烈的竞争,人才竞争必将成为各类竞争的焦点。从这个意义上说,薪酬战略体现着企业的竞争战略,清晰地传达着企业的人才竞争信息,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国际上看,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以股票期权为代表的长期激励机制得以广泛应用,不但成为企业吸引、保留和激励人才的重要手段,而且丰富了传统的薪酬概念。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国证监会共同发起,联合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企业工委、科技部、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国务院体改办等十几个部委以及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对外经贸大学、中和应泰管理顾问公司等单位共同组成的课题组经过一年工作,完成了这套《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系列丛书》。著名经济学家陈清泰、吴敬琏担任主编。本套丛书共七册,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
《股票期权激励制度法规政策研究报告》是课题组的研究成果,分别涉及有关股票期权激励制度的理论、政策建议、立法等,还涉及到股票期权实施的范围、市场监管、税收制度、会计处理、外汇管理、公司治理及公司法规等内容。
《公司薪酬制度概论》是从公司薪酬制度的发展趋势入手,介绍了其由传统的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向新型的以个人能力为基础的薪酬制度的演变过程。
《股票期权实证研究》就股票期权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实践问题,借助建立数学模型和现代统计理论,进而运用数学工具对采集的样本进行大量的分析研究。
《美国企业的股票期权计划》从理论层面上对股票期权进行全方位的阐述。
《可变薪酬体系原理与应用》作为公司薪酬制度的一种新型方式,在当今的美国工业中颇为流行,我们将其定义为一种按照团队或企业业绩的某些预定标准支付给特定雇员群体现金奖励的薪酬制度。
《塑造企业所有权文化》从介绍所有权文化的产生与作用入手,进而对创建所有权文化的一般途径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加以简单的阐述与分析。
《薪酬委员会手册》本手册由美国翰威特公司提供,旨在向公司薪酬委员会的新成员提供工作指引;明确薪酬委员会的职责;汇总影响主管人员薪酬的各种规定。
转自 : 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