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培训方法。人际关系培训的许多目标都能通过角色扮演来实现。这种方法可展示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中的不同技艺和观念,它为体验各种行为并藉此为这些行为进行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它能用来教会人们如何在课堂上交换自己的研究心得。角色扮演能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合作精神。它还能用来研究困难情境中不同行为的可能结果,并由此为个人发展和增加对自己和他人感情的感受力提供一个潜在的机会。
简单地说,角色扮演就是提供给一组学员某种情境,要求一些成员担任各个角色并出场表演,其余的学员观看表演,注意与培训目标有关的行为。表演结束后举行情况汇报,扮演者、观察者和培训师可能联系情感体验来讨论表现出的行为。
如何设计角色扮演
情境的选择 一般说,人们都希望角色扮演避免与实际的、现存的组织情境靠得太近,这容易引起学员的防卫心理。最好是选择一些敏感的问题,比如人际效通常存在的一些问题,推销的艺术等。
扮演的随意发挥性 如果角色扮演的随意发挥要求低,那么学员的参与度低,只是将学员的注意力集中于扮演者想证明的东西。最为普遍的形式是只为表演规定一个基本框架,具体的行为由学员自然地做出。这可保证每一位角色扮演者的确可从中学到一些东西。
角色的多少 角色不易过多,2-3个就够了,否则角色多了,增加表演的难度,同时也不能集中反映想要说明的问题。
材料的准备 设计必须准备好角色扮演中使用的文字材料。这些材料要明确、简洁、主题鲜明,具有可读性;它们不能太长太复杂,否则学员会记不住。有关角色的说明必须命名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关如何扮演角色的提示也要尽可能周全。
如何实施角色扮演
为了有效地使用角色扮演法,老师必须对个整个过程加以指导和控制。一是让学生学习和接受有关角色的知识,二是扮演时要投入情感,三是学员在扮演时要融入角色,改变态度,四是表演不能太过,否则会偏离整个活动的目标。
在角色扮演时,老师要保持对它的控制。他们可采用一系列方法,如用幽默来化解人际冲突,为学员设计不同的角色,介入表演以激发人际互动,指导学员始终保持目标等。老师还应该记录扮演者的行为。
表演结束后,老师要引导学员总结。表演的学生可以谈谈自己对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自己表演时感受和体验,以及对其他角色的看法;旁观者可以谈谈对整扬表演或对某个细节的观感,以及自己从中领悟和学习到的东西。老师要善于启发学员将表演与现实联系起来,鼓励学员将所学的东西应用到实践中去。(来源:北大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