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人力资本积累是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关键

各地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在注重物质性生产要素开发和利用的同时,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如果从战略的高度考虑问题,后者更具有关键性的意义。

  笔者认为,迄今为止,不少地方在选择争创经济优势的切入点时只重视物质性生产要素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没有人力资本的足够积累,即使选准了那些极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也不可能做大做强,好米也会被煮成一锅夹生饭。总结以往的教训,有些好企业被搞垮了,有些好产品被挤掉了,有些好项目被赶跑了,有些好机遇没抓住,不是成事的客观条件不具备,而是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本积累。不少地方最为缺少的不是资金,不是项目,不是商机,而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瓶颈。

  首先,应弄清一个基本概念,不能把人力资本范畴简单地等同于人才、人力、技术和管理人员等范畴。人力资本是指人们花费在教育、健康、训练、移民和信息取得等方面的投资所形成的资本,是知识和技术的人格化。作为一种资本,其核心和灵魂具有增值性,一旦投入经济运行,能够为其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价值增值和丰厚的回报。而非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人才、人力、技术和管理人员等范畴,即使闲在那里无所事事,不创造任何价值,其档案所确认的身份内容一般不会改变。这种闲置的人才和人力,若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加以考察,由于其不带来价值增值,因此构不成现实的人力资本,充其量只能算作一种潜在的人力资本。

  以上述理论框架为依据,分析我国一些地方人力资本的现状,可概括为三多三少:(1)计划经济模式塑造出来的传统企业管理人员多,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富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少。企业家是人力资本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企业家的创新意识、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承担风险的能力,就不能把一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充分调动起来,运转起来,实现最大限度的价值增值。因此,企业家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其价格应该是比较昂贵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凡是业绩辉煌的成功企业,大都有著名企业家的名字与其联系在一起。在一些地方,多年来也培养了不少企业管理干部,其中也不乏杰出人才,但真正能够称得上企业家,具有企业家素质和才能,创造出辉煌业绩的恐怕为数不多。这是一些地方经济实力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症结所在。(2)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单纯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员多,能够把科技成果推向市场转化成优势产业和产品的复合型人才少。科技对经济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应该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上,应该产生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效益。如果科研成果只是用来鉴定、评奖、评职称或申请专利,而后就躺在档案柜里睡大觉,这样的科技成果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到目前为止,我国一些地方的很多科研人员由于体制、资金,投资环境、个人素质等方面的原因,其相当数量的研究成果没有实际应用,没有进入市场。这实际上是一种人力资本的虚置和浪费。只有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众多的科研人员紧贴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搞研究,搞开发,提高成果的转化率、利用率,才能把科技人员众多的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的优势。(3)满足于“做一天公平工作,得一天公平工资”的普通劳动力多,有创业意识和积累冲动并具经济管理才干的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少。民间资本的积累和发展愈来愈成为支撑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温州、宁波、珠江三角洲等地的经济繁荣无不得益于民间资本的积累。有些地方大量劳动力总是习惯于呆在那里等着别人来雇或请求别人雇佣自己,很少想到自己当CEO去雇佣别人。与南方一些地区相比,这里想当CEO的人太少了。这种人力资本的短缺,制约了民营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形成企业家成长的社会基础。总之,上述三类人力资本积累不足,或者说短缺,是造成一些地方未形成经济发展优势的重要根源之一。

  争创区域经济发展优势,必须重视人力资本积累,把人力资本积累搞上去。在这方面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转变只见物不见人的片面投资观。一说发展经济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是上项目,铺摊子,把有形的东西搞上去,而很少重视人力资本投资。没有必要的人力资本,即使各种物质性要素都具备了,也不能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在经济工作中,必须首先把人作为第一资本要素加以考虑。(2)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建立企业经营管理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创造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社会环境。改变用党政官员标准评价和选拔企业管理者的做法。积极推行年薪制。在一种公平竞争的环境下,使优秀企业家能够脱颖而出。(3)进一步采取鼓励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政策。除了涉及国家安全和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极少数行业,都应取消限制,允许和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工商、税收、物价等部门应提高效率,简化手续,廉洁奉公,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从而形成一个有利于私人投资和企业主生成的社会环境。(4)为广大科技人员的成果转化提供良好的政策、融资、投资环境。鼓励科技人员走出院所,投身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经济成果。(5)敞开城门,疏通渠道,以优厚待遇广招天下英才。在这些方面把政策理顺了,就一定能依托人力资本的积累,把其它各种生产要素的潜能调动起来,创造出辉煌的经济发展业绩。(来源:中人网)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