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一个晌午,畅春园饭店曲经理来到位于北京海淀区知春路的医药大厦。电梯行至8层,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家玻璃隔墙风格的IT公司,一切都很陌生,但一切似乎又十分熟悉,“南北的这些人是怎么搞的?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心怀惊喜的他迎面碰上一张熟脸,“老彭!”在他眼里,熟人老彭在这间IT公司的映衬下显得有些肃然起敬,“老彭,哦不,彭总,等我退了休,到你这里来值个夜班发个报纸吧。”
令畅春园曲经理想不到的是,当年在他饭店外一间平房里租房鼓捣电脑的年轻人现在居然有了自己像模像样的办公区了;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这个以“南北”为品牌的公司几年间已经做到了中国外贸行业的软件头羊。
有技术难道还不够吗
老彭其实不老,甚至还算得上年轻,一副硕大的眼镜与现代时尚格格不入。1991年,彭易清从南京理工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北京太极公司做程序员。干了不到一年时间,不安份的彭易清就辞职出来“单练”了。当时财务软件市场中金蜘蛛、万能等公司已经很火了,彭易清那时的梦想就是要做中国最好的财务管理软件。
大学生做企业,没有经验,多半也不知道什么是管理,不懂人情世故、甚至有钱了也不懂得应该利用媒体宣传自己。这情形在九十年代初的中关村比比皆是。彭易清他们也不例外,创业初期除了技术,别的什么也没有。
“有技术难道还不够吗?”1994年市面上的财务软件只能用键盘操作,一次只能打开一个窗口,并且运行速度慢。而彭易清他们已经在南京用当时最先进的C++语言开发财务软件系统了,这种财务软件具有Windows功能和风格,能同时打开十几个窗口,支持鼠标操作,运行速度非常快,并且具有高度灵活性。南北软件技术的先进,让当时真正懂技术的用户和同行震惊。也就是半年的时间,升级的版本做成了,彭易清在海淀体育馆里租了一个小看台,南北公司就此成立。
技术一旦转化为产品,面临的就是市场问题,这对技术出身的彭易清来说是个新课题。“当时想法很简单,并没有想要把这个公司做成多大,只是觉得这个产品不错,把这个产品做出来拿到市场上去查验一下,看一看能不能适应市场,把这个产品的市场做起来。”当时公司就两三个人,彭易清既做技术,又做开发、市场、销售。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一个没有品牌度的产品,虽然技术含量在当时还是挺高的,但如何才能卖出去,彭易清心里没底。
机会来了,1994年8月,南北公司成立不到三个月,“首届全国会计电算化成果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召开,业界几大巨头“华山论剑”。南北软件也前来报到,但谁也不知道这是何方来的新锐,在别人眼里,南北当时还是一个参加面试的学生。
彭易清并不怯场,展厅角落里,他冷静地看着喧哗的场面,这是一个各领风骚三五年、不断重新洗牌的时代,谁主沉浮,惟有技术至胜。展会曲终人散之时,彭易清用他清澈的嗓音大喊了一句:“中国最好的财务软件在南北!”这是南北第一次向业界发出的声音。中国华润总公司几位会计电算化人员在整个展馆看了一圈后,没有他们满意的软件,听彭易清这样一喊,便围拢过来,当看完彭易清的演示之后,华润总公司立即决定把已经用了好几年的一家财务软件换掉,在华润总公司及其下属公司启用南北软件。
彭易清自己也没想到,南北公司从此与外贸行业结下良缘。
三天后,彭易清从南京修改完程序后赶回北京,迎接华润的考察。华润财务处几个人推开在海淀体育馆看台下的南北公司大门,满屋子烟雾,南北的“技术疯子”在电脑上埋头敲程序,他们一阵感动。看了经过彭易清连夜修改后的程序,华润心动了,但对这么小的一个南北公司,又有些担心,万一倒闭了谁来维护呢?彭易清看出了他们的担心,拍着胸膛说:“南北软件技术是一流的,维护也不会有问题,我有这个信心,出了问题我彭易清负责。”
1995年年底,华润在外经贸部的财务工作评比中,所交的财务报表受到好评,被评为电算化优秀单位。于是,华润财务处负责同志开了一张空白支票给彭易清,要他找一个高档的地方请南北技术人员吃饭,以示感谢。彭易清定了一家豆腐做得不错的家常菜馆,华润人过来一看,都哈哈大笑。他们笑彭易清的实在,笑这几位“技术疯子”的“呆”和可爱。
“脱贫”后的南北把家搬到了北大西门的畅春园饭店,此后他们几乎是每隔两年搬一次家。渐渐地,企业像滚雪球一样有了规模,然而与此同时,阻碍中国软件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通病”――诸如,研发、销售人才的匮乏,在南北开始发作。当彭易清手里的订单越来越多,企业管理的问题也慢慢冒出来了。
管理就是先“理”后“管”
1999年,中国IT企业都把上市作为梦想,南北软件也被国内某IT巨头相中了,计划将南北软件打包上市,谈判历时半年,未果。但彭易清从中受到了启发,认识到除了技术,管理对于做企业至关重要。
与学管理出身的人不同,搞技术出身的彭易清的管理方式非常直接,人也比较透明。同事评价他:“如果他觉得你不行,会直截了当地告诉你;如果他觉得你行,明天就来上班。” 彭易清解决问题、做事情都遵循一条原则――简单、直接。这充分显示了他的学生心态――性格单纯、为人耿直。
但企业做大了毕竟不同,为了改变原来直接的管理作风,成为一名有技巧、有思想的管理者,彭易清开始“恶补“管理课程让他最痴迷的是《软件业的成功奥秘――麦肯锡公司揭示全球100家软件企业的管理之道》,整整三个月,彭易清把这本奉为“软件企业管理指南”的书看得滚瓜烂熟,在书中,彭易清看到了南北软件的未来。
将心比心的平民管理
“我的观点是先‘理’后‘管’,而不是‘死管理’”。彭易清以自己性格单纯为切入点,开始了他的平民管理。
平民管理源于长久以来南北软件公司的两种文化――程序员文化和营销文化。
程序员文化:南北公司的团队几乎清一色都是程序员起家,程序员的工作作风可能是诸多行业里最拼命的一个了――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不修边幅。被南北软件员工称为“大师”的总工曹玉武就是这种文化的代表――每天穿着布鞋,疯狂工作到深夜。“南北开发部具有50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那种风格,踏实、务实、任劳任怨。”这种风格也影响着彭易清,他本人也是程序员出身,对待技术问题,彭易清更像个痴迷狂。
营销文化:在产品推销的阶段,南北软件又洋溢着浓烈的“营销文化”――行云流水、锐利坦荡。经常看到彭易清的工作日程表上充斥着各地的谈判,三过家门而不入对于彭易清来讲是家常便饭,因为营销讲求快速敏捷、分秒必争。彭易清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们没有时间了。”
看似对立的两种文化,在南北软件公司,特别是在彭易清身上却结合得十分自然。他是程序员出身,同时也是南北公司一个最大的销售,程序文化加上营销文化等于彭易清的风格,也就是南北软件的管理文化。
周末,办公楼8层总经理办公室里彭易清在看书,11楼技术开发部的员工在写程序,到了饭点,彭易清给11层打个电话说:“走,我请你们吃韩国烧烤。”餐馆里人很多,彭易清他们在楼上加了两大桌,销售部、网络部、开发部,来了不少人,刚一落座彭易清就说:“今天请你们吃饭是因为我明天马上就要出差了,这一出差要20多天见不到你们,前一段时间你们觉得哪些问题希望老总来解决,大家就在餐桌上说吧。”于是,反映问题成了饭前的开胃菜。
彭易清觉得重要的事不一定非要到会议室里去谈,“问题应该在轻松的环境里解决,棘手的问题解决了,才能放开手脚大干。”南北软件很多管理会议都是在餐桌上开的,尤其是程序开发部分,很多会议没有规定哪些人能够参加,哪些人不能够参加,只要当时在场的人都可以加入讨论,“这更像是讨论,而不是会议。”彭易清的平民管理在公司里很受欢迎。
平民管理可以说是没有管理的管理,尤其对开发人员的管理,更是无声胜有声。“管理程序员首先一定要理解他们; 第二,一定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彭易清清楚地记得那句话,软件企业只有“最酷的工作场所”才能吸引顶尖人才。“南北的薪酬待遇肯定不是业界最高的,那么什么才是‘最酷’的呢?将心比心,我做过程序员,我了解他们的心。”而南北软件的开发员这样说;“领导征求我们对管理的意见,我们不想提,因为明摆着,老总都是这么拼命地工作,我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从米卢那里学来的管理
彭易清身材不高,典型的脑力工作者形象,对足球并不感兴趣。可是南北软件却有大量的正版球迷。世界杯期间,彭易清破例给员工放假,让大家回家看球。他自己躲在办公室里,静静地工作。
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彭易清的同事跑进来,把他拽到电视旁,电视里正在转播中巴大战,彭易清看不懂,但觉得有趣。“米卢的两句话给我印象很深:一句是态度决定一切,另外一句是快乐足球。”那天晚上,彭易清和他的同事找了间酒吧,边看足球边聊,一直到深夜,他发现了足球的奥妙,他从足球中发现了管理。
“我很相信两句话,一句是态度决定一切,这已经写到了南北的员工手册上。对于企业来讲,首先要端正态度,南北软件已经八年了,这八年我们用执著的态度使公司一直平稳地发展,现在的南北软件来了不少新同事,也有空降兵,对于新团队,统一思想,端正态度就是首要问题。”
“其次是快乐足球,我们每个人都很紧张,但不能天天愁眉苦脸,那样压力会更大,如果快乐地面对工作、面对市场、面对管理,那么一个月下来就会发现这一个月你是在快乐中度过的。问题不会因苦恼而解决。”
“中国队没有打进十六强,为什么?因为他们不到位,进攻性也不够,有的时候补位不到位。南北企业存在补位不及时的问题,比如南北软件的市场活动、市场营销各方面都存在滞后的问题。”通过足球,彭易清看到了很多,他连夜给南北软件骨干员工发了一封E-mail:
这次世界杯给我们的启示很多,大家都很努力,付出很多,很辛苦,很劳累,但是我们前进的步伐为什么不明显?为什么不能做得更好,更优秀,更出色?我觉得我们存在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补位不及时,其次是定力不足。想想那些国际一流球队,他们是怎样配合的?他们是怎样处理突发情况的?世界杯值得我们深思。”
世界杯赛后,彭易清发现“处处皆管理”。 “1994年成立至今,南北软件公司仍然处在创业期。”彭易清的话耐人寻味。
简 历
彭易清:北京南北天地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计算机硕士。创建北京南北天地软件公司,率先实现从DOS版向Windows版和Web版的快速过渡;领导南北团队在短期内将南北软件打造成中国管理软件知名品牌;在IT产业低迷之际,顺利引入风险资本,并开始对中小型软件企业的并购和收购活动,开始了南北公司的快速成长期。 (来源:计算机世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