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nielGoleman的研究确定了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生活管理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还证实了被研究的受访人群所缺少的一些具体能力。
1.尊重他人。2.主动弄清期望达到的工作要求。3.与客户、同事及主管进行有效的沟通。4.积极地应对工作中的变化。5.与团队成员积极合作。6.有效地处理情绪激动的局面。7.平衡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
艰辛的路程研究发现,要想掌握并运用这些能力,大多数员工必须克服一个或更多的个人障碍,而每一个障碍都需要通过接受培训来克服。
造成工作绩效不达标的一个原因是员工的自我评价过低。缺乏工作经验、缺乏正规教育、缺乏赏识、缺少良好的工作习惯、长期依赖他人、有一长串工作失误记录,这些或其它的状况使得受访人群中的大多数人不能或不愿突破现状。
所以,当培训的重点旨在提高上述这些能力时,那么首先要做的是让受训者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而自我评价又在很多方面影响着培训。
经理、培训师和转岗培训计划负责人都一致认为受访人群普遍都不能预见和避免情绪化行为造成的后果。一位经理描述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她冲着她的主管大吵大闹,但她同时又期望第二天能得到她想要的工作。”可见,重要的是要让员工掌握能缓释紧张情绪的方法,以保持融洽的长期工作关系。
在这个领域中,原先的培训形式是建议采用参与者进行较理性的讨论,达成一致,从而解决冲突的过程,改进后的培训则着重于帮助员工驾驭他们自己的情绪,承认他人的观点,以及建立利于团队合作的工作关系。
虽然一些管理者认为普通员工的职业道德较差,但是培训参与者对一个重要的理念:“情商能力”反应非常热烈。受训者能够不费力地明白其中的含义,能够清晰地用事例对其作出解释,并且能立刻将其基本原则视为一套不言自明的行动指南,认为它是员工与上司和同事进行积极人际交往的基础。事实上,许多员工表示其中部分的基本原则也是他们自己原先早就信守的处事原则。培训结束后,受训者都能牢记基本原则,并认为这对他们未来的成功至关重要。
研究发现许多员工是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良好职业道德的价值,那么为什么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能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体现呢?通常员工将业绩差的原因归咎于领导的管理水平低,例如:
1.“努力干活,否则就卷铺盖回家。”2.“做你的事,不要多想。”3.将别人的功劳全归自己。4.“照我说的去做。”5.“我是CEO,你不是。”
诸如此类的情况并不能证明业绩平平一定是由领导水平差引起的。不过,这里提出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经理们该接受怎样的培训后才能给予第一线员工所需的支持。
1.经理们是否通过尊重员工来使员工置身于一个相互尊重的工作氛围2.经理们是否在沟通及团队合作技巧方面给员工作示范和辅导3.谁是工作效率最高的经理他/她是怎么做的4.经理们是否听凭员工的过激行为影响其他同事5.经理们如何激发那些业绩勉强达标的员工努力工作6.经理们是否经常赏识团队和员工所完成的工作成果7.企业的奖励机制能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吗?
缺乏培训、缺乏榜样、缺乏训练有素的领导,这些因素导致了大多数员工不能或不愿意积极地找寻资料、清楚地传达讯息、与团队合作、抓住蕴藏在变革中的机会、控制个人情绪和平衡个人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最后,研究亦证实了培训就其本身而言,不论是对经理还是对普通员工,都无法消除上级和员工之间的差距。但培训却能做到让每个人去努力创造一个共享的、高效率的和相互尊重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