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雍正王朝》:老百姓的“清官情结”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的雍正,同历史上的雍正是两码事儿,不可把《雍正王朝》当历史来读,电视剧里的雍正是虚拟的理想的塑造的典型的文学形象,不是历史人物。这样想开来,《雍正王朝》里的雍正深受广大观众(或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就不难理解了。

  雍正何以深受欢迎呢?其实简单明了得很,那就是把雍正塑造成了圣君,明君,全身心地想着装着平民百姓,实打实地严惩贪官污吏,毫不留情地打击弄虚作假分子。反过来讲,如果把雍正描绘成一个残酷无情,荒淫无度,庇护贪官污吏,打击清官廉吏,滥设文字狱,乱杀无辜,混淆是非,无恶不做的暴君、昏君、淫君,那观众还能喜欢吗?商纣王、秦始皇以及曹操,均被历代人民所斥骂,恐怕都与文学作品有关,这几位的历史真实也未必就比雍正的历史真实坏多少。从而,可见文学作品塑造形象的作用。

  《雍正王朝》剧,同包公戏、《黑脸》剧一样,观众喜欢的是主人公的圣明、清廉、刚正不阿,和反腐败反贪官手不软。老百姓是最朴素的,最面对现实的,在他们对腐败对贪官恨之入骨,又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他们不盼圣君,不盼清官盼什么呢?在那人治占上风的社会制度下,在那法制不健全,监督机制不完善,甚至如同虚设的情况下,人民百姓不盼圣君,不盼清官盼什么呢?难道百姓就真的愿意拿起武器去造反吗?

  当今社会,不能说是人治社会,因为“法治”已经写进宪法,各方各面基本上都有法可依了。但,还不能说是已完全进入“法治”社会,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很多领域里,很多地方上,还是官说了算,还是一言堂,法律在一些人们(包括很多官员在内)心目中,还不过是摆设,因而人们有了冤情,有了冤屈,有了怨言,首选还是上访找各级官员。

  当今社会,可以说还是个贪官污吏比较横行的社会,腐败已经成为社会的严重问题,反腐败的斗争已经成为长期的复杂的斗争,恐怕这种设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及广大人民群众都不会忌言。为什么说反腐败长期而复杂呢?即因是搞腐败的清一色的都是各级官和吏,也就是说,用各级的贪官来反自己的腐败简直是天方夜谭,百分之八、九十的腐败案件都是由人民群众举报的,而不是由腐败官严格控制下的有关执法执纪职能部门利用职责直接审查审计出来而查处的就是最好的证明。

  为稳定大局起见,发动反腐败的群众运动不可取,用腐败官自己反不可能,那么用什么反腐败反贪官呢?善良朴素的人民群众就只有寄希望于圣明的“雍正”,清廉的“黑脸”了。

  这就是朴素善良的人民群众的“清官情结”,这就是《雍正王朝》、《黑脸》火暴的根本原因。

  古今中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老百姓的“清官情结”实在有些天真,清官反腐败虽然有效,但无法根治,圣君和清官是有限的,不可能永久或永远,盛世转眼即逝,乱世不迎自来。反腐败的真正良方即是“法治加民主”,这道理要耐心地讲给老百姓听,好让老百姓有个奋斗目标。(李存章)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