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故事广为人知。如今,这段故事已被列入管理学教材,作为学习管理者必备条件的案例。
成功的管理者应必备哪些条件呢?
第一,必须有机遇。假如宁国府的秦可卿不死,贾珍的夫人尤氏不病,断乎没有王熙凤施展才华的机会。
第二,必须有伯乐。请王熙凤来帮忙,主意虽是贾宝玉出的,但真正的伯乐却是贾珍。他早就看好王熙凤的管理能力,只不过碍于叔嫂情面不便过于主动。
第三,必须有勇气。贾珍来求王夫人,平辈的姑娘媳妇藏之不迭,独王熙凤“款款站起来”。她素日最喜揽事,卖弄能干,贾珍之请正是她求之不得之事。
第四,必须有职权。贾珍把宁国府的对牌交给王熙凤,说:“妹妹爱怎么办就怎么办,只求别存心替我省钱,要好看为上。二则也同那府里一样待人才好,不要存心怕人抱怨。”
第五,必须有思路。上任以后,王熙凤请王夫人也回荣府,自己留在宁府“理理头绪”。她的管理思路是针对宁府当时存在的问题:一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二是事无专管,临期推诿;三是需用过费,滥支冒领;四是任无大小,苦乐不均;五是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
第六,必须有威望。王熙凤虽属女流之辈,但她的知名度颇高,宁国府上下都知道“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这为她行使职权减少了障碍。
第七,必须有制度。上任伊始,王熙凤就开始立规矩:造册登账,宣布纪律,分派任务。
第八,必须有奖罚。首日点名,王熙凤就抓了一个迟到的,登时放下脸来,命人拉出去打20板子,革一个月钱粮。说一不二,令行禁止。
虽然只是临时署理,王熙凤却兢兢业业,每日天不这就过府上班,终于把丧事办得有板有眼,上下宾服。
王熙凤不愧为优秀的管理人才,虽不识字,却深谙领导之术。协理宁国府期间,她没有丝毫徇私行为,所以取得了成功。后来回到荣府,权力没得到有效制约,终于走向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