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管理智慧:无为才能无不治

《老子》第3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在老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战乱纷争,社会动荡。国与国之间互相征战、兼并,大国称霸,小国自保,诸侯们为维持自己的统治,纷纷招揽贤才。然而在“尚贤”的旗号下,很多所谓的贤人,为了一己私欲,纷纷投效于诸侯门下,助长了人们不思踏踏实实干活,投机钻营的风气。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老子说:不崇尚所谓的贤人,让人们依着自己自然的本性去发展,而不是纷纷去按照贤人的标准来标榜自己,争夺名利。

“贤”即为“名”,名声、名气、声望;“难得之货”即为“利”,利益、利润、利害。名利二字,古今多少人陷入其中,为之痴狂。老子最后的总结是,不要见到或显露这些可以引起欲望的事物,人们的心就不会慌乱和浮躁。

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人们的不必要的思虑,而充实他们的身体;淡泊人们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先天修养。使人们纯纯朴朴,不动过多的脑筋,没有过分的欲望,使那些所谓的聪明人不敢用自己的技巧之心来愚弄别人。执行这种无为的政策,天下就会太平。

“尚贤”的副作用

有这样一个说法:你想害谁,就让他当劳模,只要当上劳模,每次扫地,每次做事肯定是劳模先去,稍微做不好冷嘲热讽就上来了。评了劳模,反而把劳模给害了。

当年惠普中国区总裁李汉生空降方正以后,没多久就下台了。为什么?开始方正的管理层还很支持,但那些为方正牺牲了利益的员工就会想,原来这么多年,我们这些人的牺牲都没有价值,只有李汉生能救我们,那我们算什么?这时候,每个人心理上就会有一种自觉不自觉的意愿——李汉生,你失败吧,你失败了说明我们这帮人仍然还有用。接下来,阻力自然就出现了。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李汉生走,方正的业绩仍然在徘徊。

所以,当总经理眼睛里只有明星员工的时候,表面上这个明星员工得到了鼓励,但实际上,他却正一天天陷入敌对的环境中。其他人就会想,既然公司全靠他的话,那么事就由他一个人去做吧。于是大家开始疏远他,与他为敌,制造矛盾,让他完蛋。这就是“尚贤”的后果。

2004年4月19日,麦当劳公司董事会推选43岁的现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查理·贝尔为麦当劳公司新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他不仅因此成为第一位非美国人的麦当劳公司掌门人,而且是一位从打扫厕所的清洁工成长起来的CEO。贝尔在庆祝他当CEO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从15岁起就在澳大利亚的餐厅兼职打工,19岁成为澳大利亚最年轻的餐厅经理。我能做到,你们也能做到,明天的总裁就在今天的这些平凡员工中间产生。”

麦当劳不尚贤,打扫厕所的贝尔能够步步高升,而不是只有能人才能身居高位。因为不贵难得之货,麦当劳的规章制度保证了这种良性的竞争制度,让人们不会彼此嫉妒,而会选择正当的途径以晋升。因为没有过分的欲望,贝尔才能够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而不会忐忑不安地寻求其他晋升机会。

所以,伟大的企业,总是让员工不管身居高位还是身处底层,只要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会获得相应的回报。而不会志大才疏,整天抱怨没有伯乐赏识自己,抱怨企业对自己不公平。

针对当时的社会现象,老子提出“不尚贤”和“不贵难得之货”的药方,希望可以使领导者超越“名利”这些世俗的欲望,让人民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工作,诚诚实实做人。并由此引申到一个领导者如何系统地管理和治理才能够达到“为无为,则无不治”的境界。具体的做法是:让人民“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就可以达到“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的效果,进而上升为“无不治”。因此,老子还很写意地说“治大国若烹小鲜”。

来源:管理@人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