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博伊德(danah boyd)在不久前 SXSW 活动中的演讲大受欢迎。熟悉 SXSW 的人对她并不陌生,这位供职于 Microsoft Research 的女学者以研究青年人行为在网络文化和数字营销界享有盛誉。
对博伊德来说,社交媒体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社交媒体其实是美国社会中沉迷过度保护(这种现象)的替罪羊。在接受The Verge采访时,她和我们谈到了 SnapChat 时代的人性,以及 Facebook 如何适应一个越发细分的社交媒体发展趋势。 你曾经说“孩子们都没问题(the kids are alright)”,这句话具体指什么? 当我们对待年轻人时,总是认为科技把一切都变得非常糟糕。这一点令我很沮丧。不过有趣的是,我们每一代人都会有这种道德准则上的惊慌失措。漫画曾经让所有人紧张,摇滚曾经让所有人紧张,MTV 曾经让所有人紧张——这种事情已经发生过许多次了。 我说“孩子们都没问题”,指的是大多数情况。家庭条件好的孩子相比较而言仍旧很好。我担心的是我们过分关注这部分相对来说比较健康的来自中产或上流阶层的孩子们了,而分散了注意力,忽视了那些真正有问题、真正需要帮助的年轻人。 这部分人也在网上可以见到。我有一个例子,有一个女生叫苔丝(Tess),她住在科罗拉多,之前她和男朋友谋杀了她的母亲。媒体报道都关注在 MySpace 上面,标题往往是“上 MySpace 的女孩谋杀母亲”,我的反应是,“怎么回事?这又和 MySpace 有什么关系?”于是我亲自去走访调查。人们说她是一个精神有问题的孩子,这就是为什么她要上 MySpace,这也是为什么她要谋杀亲生母亲,等等诸如此类。于是我找到了她的 MySpace 页面。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里,她记录了自己在家被虐待的事情,她曾尝试逃跑,她也曾试着寻求帮助,她既困惑又沮丧,她在精神上出了问题。这一年半她的生活完全是一团糟,而她把这一切都放在了网上。 我和她的许多朋友进行了面谈,我问他们:“你们当时看到了发生的这些事情,为什么没有人说句话?”她的一个好朋友回答说:“我们说了,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报告学校。但是学校告诉我们这不是他们的问题。老师告诉我们 MySpace 已经被禁止访问被屏蔽了,他们看不到。老师们不知道我们在说些什么。” 与此同时,悲剧还在继续。学校发现苔丝身上有淤青伤痕,于是向社会服务署(Social Services)做了汇报。而 Social Services 在调查时却表示证据不足,没有立案。所有这些在社交媒体上都可以找到,我读了之后真的感到很难过,因为这样一个女孩子在社交媒体上哭喊着求助,使用一种新的工具,希望有人能注意到她。但是身边没有一个人。 这也是我个人对科技所带来的这些新工具感到困扰的地方,它们像镜子、像放大器,反射并放大出那些美好、痛苦和丑恶。我们在这种视野下慌张,却没想到去找到新办法帮助年轻人。 这种批评年轻人的行为是人类的本性,还是令人感到恐惧的新科技造成的? 没什么比成年人对年轻人的恐惧更令人伤脑筋的了。这只是问题的其中之一,如果我们希望有所发展进步的话,就需要和这种恐惧的文化做斗争。这可不像讨论国家安全那么简单。我们可以投入所有资源,让这里哪怕能够更安全一点,但是我们没办法让全世界都安全。我们没办法让所有的事情百分之百地安全。问题就在于,投入的资源有多少,时间、经历、金钱,等等这些。这里有收益递减的问题。 我们用各种办法让年轻人远离危险。在时间和精力上不仅会有收益递减的问题,还会面临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破坏了年轻人去学习、去参与、去了解世界的机会。他们此时需要这些。我们让他们接触外界更难了。我们让他们参与政治生活更难了。我们又用各种理由为自己的做法正名,从大脑科学研究到年轻人所犯的各种愚蠢错误等等等等。 青年人的年龄和中产/上层社会成年人生第一个孩子之间的年代差异越来越大了。以前人们都是在 23、24 岁就开始生孩子。现在大部分中上阶层的人都在 30 岁左右生孩子。 为什么年轻人彼此交流要用这么多不同的 App 和服务?用户细分真的好吗? Facebook 所处的时代很不正常。所有人都要上一个网站这种想法简直太奇怪了。历史上有什么时候所有人都要在一个社交空间出现的吗?细分化(fragmentation)才是更加自然的一种状态。你的社交活动是以兴趣为主导还是以关系为主导?这么说吧,你去一个地方是因为那里的所有人都喜欢漫画呢?还是因为这个地方是你高中所有同学喜欢去的呢?前者才是主导的因素。 在 Facebook 时代,你必须要平衡所有的受众。你会想,“有人会因为我发布和摇滚乐队有关的内容而感到不满吗?有人会觉得我很蹩脚吗?”这种情况怎么处理?我认为这就是许多人开始细分化交流对象的原因,你要开始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你会去不同的地方,和我们成年人是一样的。你心情不同的时候会去不同的地方。你想听音乐和安静地喝杯咖啡时所约的人是不同的。 那么 Facebook 怎么办?年轻人真的在从 Facebook 上撤离吗? 我不这么认为。“从 Facebook 撤离”和“把 Facebook 当作交流的中心”是两回事。就像当初的电子邮件一样。我当时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查邮件,收件箱就好像来自天堂的礼物一样,但现在不会了。可这不代表我完全离开电子邮件了。 Facebook 的问题是,现在它是一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必须要为投资人赚钱,每个季度都有财报,有营收压力。要做到这一点有三条路:扩大用户群,因为需要更多眼球来卖广告;增加每个用户的营收值,这部分的压力最大;扩张业务领域,基本上就是更多地获得用户使用的时间,这也是为什么 Facebook 要收购 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原因。 SnapChat 的成功让你感到惊讶吗? 现在流行视觉内容传播(比如 SnapChat)的原因之一是,人们不希望被搜索引擎发现。文字是可以被搜索的。 SnapChat 并不是唯一一家领导“即逝性(ephemerality)”潮流的公司。SnapChat 在强调一种社交礼节。人们会说:“我总可以想办法把 SnapChat 上的内容录下来”。当然,总有办法可以,但是这不是重点。当你纪录 SnapChat 消息的时候,你就在违反一种约定俗成的礼节。就好像我对你说些什么事,你不应该告诉别人,但是你却对别人说了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