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品牌运作可能遭遇的17类困惑

题记: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市场急速紧缩,企业倍感生存压力,不少企业更是在无奈中倒闭;2009年,危机效应还将延续,形势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2008年岁末,远卓品牌机构策划总监谢付亮先生应邀亲临广东东莞,现场为企业授课解惑。本文主要基于现场咨询问答,对问答顺序略作了调整,希望能帮助企业走出品牌困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提高企业的低成本品牌运作能力和低成本营销水平,快速走出冬天的阴霾。

一、怎样入手做品牌?

企业:关于品牌有很多说法,谢老师能否给他一个简单明了的定义,什么叫品牌?有什么用?还有,一个店在卖产品,他是不是在卖品牌?产品与品牌有什么不同?怎样入手做好品牌?

谢付亮: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什么叫品牌?我给的定义非常简单,品牌就是代言着利益的符号。为什么是代言着利益的符号?首先,不管符号在哪个地方,在脑子里,在电视上,在画册上,在网站上,这种符号都代言着利益。这种利益既有物质层面的利益,也有精神层面的利益。比如说,你买一块手表,看时间肯定是物质层面的,获取的其他满足就是精神层面的。

所以,对于产品来讲,如果你满足精神层面的,你的价格肯定是有限的,一杯水只是解渴作用的话,你不可能卖得太贵,如果在解渴的同时又满足了他其他一些利益,比如炫耀啊,自我为荣啊,自我成就啊,那你的价格就可以高很多。这是品牌的作用之一。所以说,这个符号对上可以提升,对下也可以拓展,始终代言着利益,就看你怎么把“代言的利益”给演绎好!充分演绎好,那你的品牌也就形成了。

对于产品与品牌的关系,可以说是类似形和神的关系,如果产品是房子,那么品牌就是家,家的感觉很重要,家一般要有房子的,但有房子不一定有家。如果产品是药品,那么品牌就是健康,如果你生病了,就想要健康,但是吃了药也不是百分之一百健康,所以品牌要有产品或服务作为重要基础,但是又要高于它。

再如,我们在做促销时,既要让消费者在优惠上满足,同时也不能让消费者仅仅满足于优惠。就比如我们刚刚讲的“诱捐”活动,他得到了价格上的优惠,也拿到了荣誉证书,更是拥有了很多可以炫耀的东西。家长都喜欢攀比,在这样一个情况下,你给了他很多,不光是“优惠”,所以,这个时候你做促销就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还有,他会极其有效地为你的品牌加分,这种促销就好比是“珍珠”,一条链把他们串起来,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美丽华贵的项链。

城市之窗环保品质是“珍珠”,设计能力也是“珍珠”,很多东西都是“珍珠”。那我们怎样围绕品牌,把这些事情做好呢?我可以再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我们家具企业请品牌咨询师走进企业讲课的不多,我本人对于讲企业内训课也是少之又少。我们这里有培训公司的专家过来,他可能非常了解具体情况,如果其他家具公司没有请过品牌咨询师授课,那你就是行业内第一个,那你就可以做新闻,以体现出城市之窗非常重视品牌,花大价钱请人来讲品牌。一旦你把这个做成新闻之后,你就把“培训费用”做成了“传播费用”,实现了一箭多雕,一举多得。

所以,怎样切入做品牌呢?就举今天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把这次培训听完之后,简单地依照培训做调整,做事情,这很重要,但还远远不够。

如果能够确认你是行业内第一家请人来做这种咨询式培训的,那么你就可以把他做成新闻,在相关的行业媒体上发一遍,就能有效告知经销商,企业的的确确非常重视品牌,内部人员还要请人做高规格的品牌培训,那么,你今天的培训价值就很升华了,也即是切入做品牌的一个思路。

二、一分钱做品牌有什么玄机?

企业:一分钱做品牌,这个“一分钱”有什么“玄机”吗?谢老师,您为什么要这样提?

……

谢付亮:谈不上什么“玄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分钱做品牌只是比喻,要能够快速吸引人,以有效表达思想,传达寓意,这是第一个目的,第二个目的是快速让企业理解,一分钱做品牌的基础就是我们今天深入阐释的,大家也体会出来了,很多事情你本来就在做,你不需要增加什么成本,你也可以把品牌做起来,其核心基础就是超低成本运作,但是你要把超低成本运作品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出来,你怎么来表达呢?所以,我们形象地称之为“一分钱做品牌”。

讲到“一分钱做品牌”,我简单说一下,做品牌不可能零成本,只可能超低成本来做,就像刚刚企业的一位负责人说,请老师讲课也是需要几万费用的。必须说一下,我们讲的“一分钱”,表面上吸引别人,根本原因还是因为他有很多支点,而且需要很多支点,我们要努力把这些支点找到,要切合企业实际进行无缝对接,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

还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接到的邀请尤其多,但是我们安排的授课时间还是比较少,很多都拒绝了,为什么?因为品牌是做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这个时候大家需要的是超低成本做品牌。而且,做品牌绝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像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慢慢去挤。例如,我们今天讲的,在座的各位就可以马上去做,最多脑细胞多“阵亡”一点,但是你起码不需要支付很多的经济成本(笑)。

三、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怎样联动推广?

企业:谢老师,您好,您认为企业品牌与系列(产品)品牌怎样联动推广?

谢付亮:我觉得你思考得比较专业了,你说的系列品牌应该是指一个企业拥有一系列产品品牌吧。要让二者实现有效的联动推广,首先,企业品牌要有正确的定位,要能“展得开”,换言之,你所确定的企业品牌定位要尽量容得下旗下产品品牌。我在这里问一下,城市之窗的企业品牌定位在哪里?这个企业品牌定位可以“展得开”吗?展开后,分解在七个品牌下面,每个产品品牌又具有什么特征,需要进行怎样的产品品牌定位?例如,大家都知道几乎宝洁公司所有的日化产品广告都有八个字,叫“宝洁公司优质出品”,不断强调宝洁公司生产的是好产品;雀巢则强调自己是世界权威的食品专家,旗下相关品牌也都在积极诠释这个品牌定位。

其次,城市之窗的定位要与旗下产品品牌的定位无缝对接。好的洗发水也能帮助你提高生活品质,证明宝洁公司的产品是好的,好的牙膏、好的沐浴露、好的化妆品都可以证明宝洁公司的产品品质,都能为品牌加分,那么我们城市之窗旗下的品牌诉求什么?是不是也能有效衬托出城市之窗的品牌定位呢?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具有衬托与被衬托的关系。比如,如果城市之窗的品牌比较强了,他就可以在推广过程中作为背书,衬托旗下的产品品牌,产品品牌做好了又可以在推广过程中反哺企业品牌,衬托城市之窗这个企业品牌。

四、经销商不愿推广企业品牌怎么办?

企业:现在城市之窗旗下产品是分系列的,如果一个经销商做,那他当然愿意打城市之窗这个企业品牌。但是,我们再去推广城市之窗的第二个品牌的时候,大家就会发生矛盾,不愿意共同去打广告,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谢付亮:这个问题的产生,根本在我们认识上的误区。解决方法很简单,如果你愿意打城市之窗的话,我们企业就增加返点,或者说增加一定的广告支持额度,比如说,以前返60元,现在返62元,这个多起来的两元就是补贴你给城市之窗做广告的。在做第二个系列品牌时,同样的方法,如果你愿意打,那么我帮你承担一定的广告费。因为,一个广告里增加“城市之窗”几个字几乎不构成任何额外的成本。但是,加了之后你就可以帮他分担一部分成本。城市之窗也宣传了,他也获得了好处。他何乐而不为呢?回到开始时我说的误区层面,企业本身在做策划时,这个广告就不应该他“随便”做的,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品牌战略规划,全面统一形象。经销商在做广告的时候,必须采用公司的统一规定,一定要严格采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当然,目前第一个要解决的是你提出的现实问题。

……

第二个就是要解决长远问题。企业不仅要有统一合适的品牌形象作为备书之用,而且要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把经销商的利益与品牌形象塑造有效结合在一起,实现厂商的持久性双赢。如果企业品牌也同时作为产品品牌来用的话,那企业就要特别注意,旗下系列产品品牌的档次与之否发存在冲突或矛盾。如果存在冲突,那我们就尽量不要这样使用。当然,目前家具行业尚且处于初级阶段,品牌化程度较低,消费者对家具品牌的认知度也不是很高,城市之窗可以作为备书来使用,但是注意旗下品牌的梳理和管理。

五、问题品牌如何重见天日?

企业:品牌操作初期,大家都非常看好,但是,在市场上运作一段时间后,有表现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诸如产品品质控制问题、后期市场操作问题等等。现在,我们还要在这个市场继续运作该品牌,但是品牌的问题依旧存在着,我们又非常想做好这个品牌,例如,我们计划改善生产系统,改善服务与销售系统等等。但是,正如我所说,这个品牌前期已经出现了问题,谢老师,给您做,您马上会怎么办?

谢付亮:我先打个比方,我今天先向你借5元钱,保证明天还,但明天却没有还;后天我又向你借20块钱,同样保证第二天还,但还是没有还;又过了几天,我又向你借100块钱,同样保证还,但依旧没有还,如果我第四次向你借500块钱,怎么样才能保证向你借到钱呢?

我首先应该把欠你的所有钱一次性还清,是不是?还清之后,如果还要让你记住我,对我产生点好感,我应该怎么办呢?假如你在公司上班,我是不是应该买一些东西送给你,真诚地向你表示歉意?然后,我再实事求是,写一段文字书面向你致歉。如果这还是不能打动你,我再送你一块名牌手表,这时我再向你借500块钱,你是不是就肯借了?

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比方,其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启示,具体操作时,涉及到成本和收益问题。实际上,对于你所提及的问题品牌,我们首先应该弄清楚,当时究竟是哪个环节产生了问题,是生产环节还是市场操作环节,然后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也就是说,你要想法设法扭转他对你的看法。比如,你可以抓住一个核心的问题点,然后把具体的解决方法要研究出来。这个方法,一定要是他心理承受能力或思维习惯之外的方法,一旦实施就要让他的感觉和判断在第一时间发生实质性变化。

其实,我们大家都知道,经销商是很喜欢抱怨的,但归根结底,经销商的抱怨基本都跟“利”紧密相关。认识到这一点就好办了,你围绕他的这个重心,看看你怎么去帮他赚钱,分析出关键的问题点,重点进行突破,这个肯定是不会错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问题品牌总有其最致命的根源,你可以深入想一想,然后我们再继续交流,找出更具体的解决办法,让问题品牌重见天日。

当然,必须提醒你,如果我们希望把存在的所有矛盾都解决好,才能让品牌重见天日,那么任何品牌都是活不了的。矛盾总是会存在的,就看你有没有办法把关键矛盾找到并有效解决,同时不断地化解其他矛盾,让品牌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轨道。

六、品牌内部宣传如何有效展开?

问:刚才谢老师讲的16条黄金法则都是面向消费者的,那么,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应该如何超低成本提升我们的品牌形象呢?您做一个思路的展开吧,谢谢。

谢付亮:好的。其实,我今天讲的都是“双向的”,比如,我说全员品牌管理很重要,并不仅仅是就消费者而言。假如一个儿童家具企业的形象不错,营销做得很好,产品没有做好,小孩在使用过程中,一不小心摔了下来,此类事件在严重伤害消费者的同时,该品牌的其它工作也必然会大打折扣,甚至直降为零,大大增加了品牌塑造的成本。因此,无论对于消费者,还是对于企业,这种情况都必须全力避免。

……

究其根源,产品问题可能源自于采购部,他们采购的原材料可能有问题,有些松树没处理好,容易断裂,这些原材料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产品质量的问题;也有可能源自于设计部,设计时对家具的受力分析没做好。所以,企业不能投机取巧,一定要大力实施全员品牌管理。除此之外,我们之所以再三强调“3S法则”,是因为很多问题都是隐藏在冰山下面的,企业必须把冰山下面的事情做好,正如我刚刚提到的采购和设计。

当然,浮在冰山上面的事情也要做好,诸如品牌宣传等等,这里主要就内部宣传稍作展开。例如,我们会议室的广告牌就做得比较好,但美中不足,还可以增加几个字,明确体现出企业的品牌特征,这并不需要增加费用。这样,客人一到这里,就能准确感知你的品牌形象,大大提高品牌传播的效率。

而且,初具规模的企业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内部刊物,如,企业报纸或杂志,以方便客人了解公司。那么,这些内部刊物怎么把企业亮点展示出来呢?这就需要在品牌战略的指导下,做好内部刊物自身的各项规划。内部刊物可以放在会议室展示,也可以放在终端展示。这属于我们提倡的企业“自有媒体”,需要的费用极低,认真实施起来,效果会非常好。当然,“自有媒体”有很多,例如,别人还可以通你的企业网站、画册、招商手册、宣传单页等等来多角度了解你的品牌,这些都值得企业高度重视。

此外,我不知道经销商会不会来考察你的生产线?我们是不是应该规划一条线路,以方便经销商参观我们的生产线?在这条参观线上,我们是打算让经销商简简单单地看过去,还是有目的地积极进行引导呢?当然要积极引导,在这条参观线上布置好你的品牌宣传要素,他在参观生产线的时候,同时看到企业做的其他很有价值的事情,多角度感知企业的综合实力,从而在参观结束的那一刻,就形成了对品牌的积极认知。

这样,同样可以大大降低品牌塑造的成本。

我这里仅仅就内部宣传等问题作了初步展开,其它可以做的事情很多,大部分都不需增加额外成本,关键是要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开动脑筋,大力创新。不用脑袋,就用口袋,这个规律必须记住。

七、OEM工厂应该如何提升品牌?

问:很多国外客户关注的都是你的产品怎么样,至于你是什么品牌,则关注得非常少,几乎不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谢老师,您认为要不要做品牌?如果要做,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你的问题实质是OEM工厂该不该做品牌,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品牌。我们先来思考这样一个事实,国外客户在看产品的时候,的确不会看重你的产品品牌,但他一定会看重你的企业品牌。比如说,你的企业能不能保证产品质量,能不能保证产品交货期等等。我相信,能够让国外客户相信你的产品质量和交货期,这本身就蕴藏着品牌的力量,所以说,这是“不是品牌的品牌”。

还有,我要纠正一下,不是说国外客户不重视品牌,最多只能说他们不重视你的产品品牌。但是,在与国外客户的实际交流过程中,你要告诉他你的生产工艺,每个流程细节你是怎么做的,你是怎么保障质量的,这实际上也是在提升企业品牌,同时也是在提升你的个人品牌。所以说,不是不重视品牌,仅仅是表现不同而已。

进一步来说,他不想让你的标志贴上去,但他需要知道你生产的质量好不好,所以你必须想法设法,千方百计提升你的企业品牌。例如,你根据自己的生产工艺,把每个流程巧妙生动地进行展示,让他相信你这样做的确是好,这样生产出来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你也可以具体展示你的原材料,让他相信你的原材料质量有保障等等。

所以,我们今天重点交流“一分钱做品牌”,你可以借鉴这种思维方式去塑造企业品牌,让国外客户快速相信自己。之前我们帮助一家家具企业做内销时,做过“数字兵法”,对0EM工厂做企业品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现在,我们共同分享一下。

……

比如,我们在服务一儿童家具品牌的过程中,在其CEO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我们会安排一同宣传企业家的教育理念,如此,在宣传产品的同时也把企业家的品牌做出去了。所以,这里面一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但是,在具体推广展示的时候,一定要有所侧重,并且要结合实地情况,在次序上巧作安排。正如我们刚刚讲的,消费者来买产品了,你开口跟他说CEO好是没有用的,你要告诉他产品究竟怎么样。告诉他产品之后,你还可以因地制宜地告诉他企业怎么样,或者企业家怎么样。

所以说,你要随机应变,善于组合。例如,要想终端高效卖货,你就要有数量足够、攻心力强的卖点可以展示。在促销的时候,你也可以多一些角度展示产品,那么,当别人一味地去做减价的时候,你可以做得比别人更巧妙、更高明、更能吸引人。具体的案例,我在今天讲课的时候已经讲过,这里就不再举例了。

至于卖点提炼,我刚刚讲过,至少有八个方面的卖点可以提炼,然后可以就这八个方面创造一系列的传播策略。在此基础上,结合“四个势”,精心组合就可以轻松产生几十种方法,乃至几百种方法。由此,你每次都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做促销,品牌自然而然就能丰满起来了。

可以看出,大家都很善于思考,今天提了很多问题,比较专业的,也非常有价值,这也侧面体现出企业的品牌形象。谢谢大家。

十六、企业应该投入多少来做品牌?

企业:您好,谢老师,刚才您说“一分钱做品牌”,我想问一下,企业应该投入多少来做品牌?在经销商方面又应该投入多少?

谢付亮: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也很容易回答。不少企业都是按照固定比例进行投入的。实际上,要投入多少?你先要考虑不去另外投广告,也不去增加另外的费用,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做?然后,你再抓住“四个势”,充分考虑企业的现状和发展需求,考虑一下哪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就如我们刚刚说的,当前的网络信息是需要处理的,但是费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许你打几个电话沟通一下,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至于你说的具体花多少钱,我认为首先要基于现状,反复思考,假如没有足够资金的话,应该怎么做?具体预算品牌投入的时候,你可以看一看公司的市场主要分布在哪些区域?要开拓哪些新的区域市场?要给现有经销商多少支持?哪些投入是浪费的,应该终止?哪些投入产生了效果,应该继续保留?公司将要创造哪些新的自有媒体?要做多少公关活动?运用什么样的公关策略?在弄清楚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公司在经销商方面要投入多少钱,基本就明确了。此外,你再考虑一下,撇开经销商不谈,公司还要有哪些方面的投入,然后再把二者累加起来,就能初步算出企业应该投入多少来做品牌。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经销商他要做长线,有些经销商他要做短线,长线断线要怎么来投才比较合适?不同地域的公关活动大概需要用多少费用?每个区域的媒体,你要投入的费用都是有差别的,比如,杭州的成本一般要比合肥的成本高一些。

你可以去仔细衡量一下,通过你的运作策略,是不是可以帮助经销商把规划做得长一些,更有利于经销商的健康持续成长?比如说,这些投入如果放在两年或三年的跨度来预算,结果一定会有差异的,这些都值得企业重视。

所以,对于企业来说,不要盲目地下定决心,要拿出多少比例来做投入,也不要盲目地说自己准备了多少钱。企业要用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合理地进行倒推,算一算究竟要给经销商多少支持,要在整体上投入多少费用。

再次强调一下,不用“脑袋”就要用“钱袋”,企业要有“一分钱做品牌”的思路,紧抓“四个势”,多动脑筋,多做创新,多做一些务实的工作,多结合实际做预算。

十七、怎样看待抄袭也能出口?如何在国外打响品牌?

……

企业:谢老师,您好,我有两个问题,中国家具行业的抄袭现象确实不是很好,但是,我们现在还有这么多的家具企业,靠抄袭也出口到国外了,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既然如此,我们城市之窗这个品牌,怎样在国外打响?

谢付亮:这位美女给我出了个难题,我不懂家具设计,对之了解不多,也不够深入,这里我只能说一下行外话了。

首先,家具抄袭现象我也是在报纸上看到的,当然,不光是家具行业,家电、手机、服装等很多行业都存在抄袭和模仿现象。因为,很多行业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这也是一个很难逾越的必然阶段。至于你说很多家具企业,抄袭也出口到了国外,同样不仅仅存在于家具行业,服装等行业也是一样的。

我们服务过一个服装客户,他之前也做出口,一年做好几个亿的出口,但并不表示国外认可他的设计能力。例如,他出口的文化衫,出口到日本,出口到欧洲,人家买回去大多是作为一次性的衣服,穿一次就直接扔掉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样的企业尽管出口不少,但并不能说明设计水准,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出口与设计水平压根就没有关系。至于家具,我想知道,出口到国外的家具,一般是放在哪里卖?具体贴什么样的牌子卖?还有,出口的家具,其设计是不是国外拿来的?我国企业是不是仅仅依照国外的设计,做做后期的加工生产而已?

实际上,据我了解,很多家具企业都是直接依照国外的设计来做生产,仅仅相当于国外品牌的一个生产车间。如果是这样进行出口的话,那就不应该叫做抄袭,只能称之为代工。

另外,要在国外打响品牌,让品牌在国外茁壮成长,我们首先要树立自己的信心,尤其是增强自己对中国文化的信心,就如中华立领的成功推广一样,其充满自信地利用了中国文化,并且直接打出了“中国才是美”的雄壮口号。

其次,我们要善于挖掘自己的文化,分析其他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并将中国文化跟他国消费者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高效率的无缝对接。

例如,中国在茶、瓷器和丝绸方面,有着其他国家难以企及的优势,有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大多数外国人都十分认可中国茶文化和丝绸文化,那么,我国的家具企业能不能利用中国在茶叶、瓷器和丝绸方面的优势,利用已经有效累积的心智资源,把合适的文化元素嫁接到家具产品上呢?

换句话说,充分整合中国五千年的优秀文化资源,持续不断地提升企业的设计水平,然后再结合目标国家的具体环境,制定行之有效地品牌传播策略,坚持不懈地做好相应的品牌传播工作,我们就能逐步在国外打响自己的品牌。

……

喜欢 (0)
分享到: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