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新媒体

不再纠结于改变自我,是你30岁前最该学的事!

01

“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在与自己的性格缺陷作斗争!”

我的发展心理学老师第一节课就说了这句让我记忆犹新的话。

据了解:

  • 87%的人希望自己变得更加外向;
  • 89%的人希望自己会更加招人喜欢;
  • 97%的人希望自己更加认真尽责。

对我来说,如何让自己变的更加外向,几乎成了一个迈不过去的坎。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参加过一个航空业的商务聚会,波音、空客、霍尼韦尔、GE这些世界级大公司的老总都在现场。

这些商业巨子、社交达人们打扮得衣冠楚楚,在觥筹交错里运筹帷幄,在谈笑风生中“指点江山”。

内向的我特别不适应,看着这些商业大拿们你来我往,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一边,“祈祷着”不要有人注意我。

但怕什么来什么,我在角落,手里端着起泡酒,嘴里塞着小点心时,霍尼韦尔大中华区的一位外籍高管走过来跟我寒暄。

本来就挺紧张,一手拿酒,一手拿餐的我,更手忙脚乱了,尴尬地回了一句 “你好”之后,就不知道再说什么了。

后来的对话基本上就是他问一句,我“嗯嗯啊啊”地答一句,周围几个本来想听听我有何高见的高管们都露出悻悻的神色,几分钟后礼貌的道别、离去。

这件事刺激了我。

回来之后我开始发疯似地看了一大堆关于如何改变性格,如何学会说话的书,甚至有作者知道我的情况后,专门送给我诸如《好好说话》之类的书,让我学习。

可是最终的结果大家也猜得到,我既没有变得更加外向,也没学会如何在公开场合侃侃而谈。

不过好在我学会了不再纠结于如何改变自我,而是学着与自己的性格软肋和平相处。

02 性格是根本改变不了的

一位以前在凤凰网历史频道当记者的朋友,本身就性格内向,大学又是历史专业,常年与纸堆打交道,非常不善言辞。

可是做记者这个行当,与人打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个记者的基本工作。

于是我这个朋友立志改变自己,他发疯似得地读了很多诸如《蔡康永的说话之道》、卡耐基的《沟通的艺术》等书籍,想要把自己变成一个social型男。

过了两年,他在自己的领域开始小有成就,他觉得这是自己在社交技能方面的进步所致。

他总结的与人交往之道非常简单,他的社交圈也非常广泛,从三岁小孩到耄耋老人都在他的社交圈里。

被许多社科院学部委员这种level的大牛历史学家奉为座上宾、引为忘年至交诸如此类,更被他当成他成功社交的佐证。

他洋洋自得,认为自己真的改变了性格,成了一位外向型人才。但一位专研民国史的教授,一句话打破了他精心维系的外衣:我觉得你有点像蒋介石,内向且不善言辞。

那一刻,那个“外向的自我”形象轰然崩塌,他猛地发现,原来那个内向的自己一直没有离他而去,只是被他视而不见而已。

好多读者常常也会问我一样的问题:我如何改变自己的性格?

因为他们都觉得自己有非常严重的性格缺陷:比如挨骂会生气、失恋会伤心、上台演讲会紧张,遇到工作会拖延……

而这些问题,是他们事业的局限,是他们“更上一层楼”的障碍。

作为一个常写“个人成长”类文章的作者,这样的问题曾让我几近绝望。

因为我知道如果告诉他们,别费劲了,你根本没有办法改变性格!你需要改变的并不是性格!只是认知或者工作方法!他们可能会觉得我是在敷衍他们,甚至还会觉得我是一个骗子。

但是出于经验和良心我还是要说:性格是根本改变不了的。

你需要认识到的是,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完美的性格,有的人外向,有的人内向;有的人滔滔不绝,有的人讷讷不善言……

你强行挣扎着,想要改变自己的天性,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想象中的“完人”,这根本不现实。

心理学大师荣格就曾说,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完美性格,如果非要找到这么一个人,那应该去精神病院。

03 改变天性不如顺应天性

当年大禹治水就总结出一个道理:堵不如疏。

生活和工作中也是一样,与其让性格为你的事业让路,不如顺应性格优势去发展合适的事业。

比如小时候的葛优在现在看来,性格应该是有缺陷的。

他那个时候胆小、内向、又不爱说话,常被人欺负,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当演员的料。

甚至有一次他又被人欺负了,好不容易反击了一次,用书包把坏孩子们打得落花流水,还无意中打伤了两个小孩。

受伤孩子的家长找上门来,胆小的葛优甚至连辩解都不敢,就这样被妈妈训斥了一顿。

内心世界极为敏感的葛优为此忿忿不平:明明是他们老欺负我,我怎么就不能还手了?

葛优表达愤怒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把桌子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了地上,摆得整整齐齐,跟原样一模一样。后来的一代影帝内心竟然克制自卑如斯!

葛优的父亲葛存壮老爷子觉得儿子是在太“面”,不是块当演员的料。加上当时演员地位低下,就索性送葛优去昌平农村养猪,好歹学个谋生的手艺。

可是一直梦想从艺的葛优偏偏就不服输,他也不认为“面”是个缺陷,后来甚至还把自己“面”当优势,在《顽主》、《甲方乙方》、《卡拉是条狗》等电影里演了一系列性格懦弱但是外冷内热的小人物。

他主演的《卡拉是条狗》在柏林电影节上演后,甚至有德国观众问工作人员:主演是不是业余演员,怎么好像本色出演。这无异于对一个演员最大的褒奖。

所以在一开始就不要穿不合脚的鞋,与其通过慢慢适应、用血肉使它变舒服。不如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脚的尺寸,选一双合适的鞋。

同理,与其想要改变自己的性格,不如客观理性地评价自己的性格,然后找到一份真正适合自己的工作、恋人。

一开始就错,再想改就难了。

04 打开人生的正确方式

最近我专栏的一个编辑跟谈了九年的男朋友分手了,拉着我到她办公室附近一个烧烤摊上撸串喝酒,讲讲心事。

刚毕业的他们遇上了现实的震荡,在北京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和经济压力,原本在学校十分优秀的两个人被生活压得喘不上气来。

原本非常美满的一段爱情,因为现实的坎坷,加上两个人还不会处理琐碎生活带来的矛盾,最终只好像许多情侣一样,把问题归结为“性格不合”而分手。

我身边这样的案例太多了,甚至也包括我自己。

25岁之前还在学校的我们,认为自己早晚会站在人类社会(至少也是同行业者)的巅峰,特别推崇莎士比亚那句“哪怕身处果壳之中,也自以为是无限宇宙之王”。

但事实,就像我的发展心理学老师当年说的那样,一个人哪怕到去世之前,内心世界都有机会成长,只是需要一个成长的契机。

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就是你成长的契机所在。碰到挫折,然后勇敢的放弃旧的、错的认知、习惯,才能度过危机,走入新的心理阶段,获得成长。

对于25岁~30岁之间的你,刚走上社会,发现不仅这个社会在和你唱着反调;甚至连自己的性格缺陷,你都掌控不了。

你就会知道,真正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是“胜天半子”,而是“与狼共舞”。

逐渐学会与自己现有的一切和平相处,努力的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各种手段弥补自己的“缺陷”,或者干脆换一个努力的方向,而不是纠结于如何改变性格,“换一个自我”。

如果你已经发现了这个秘密,恭喜你,你在成长了。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成就高成效,实现管理能力快速提升,12Reads系列管理培训教材全场限时特惠! 立即购买 PURCHASE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