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静悄悄”地“消失”了。
8月10日下午2点多,一位互联网创业公司的运营负责人照例登录公司的分答账号,却被提示“技术升级,暂时无法访问”,他是最早意识到分答出现异常的一批用户,“我的第一反应是服务器出问题了。”他向虎嗅如此说道。
分答的停服升级有些突然和漫长。当天上午11点左右,其运营团队还借着奥运会的热度,力推了白岩松入驻的消息。三个小时后,分答就开始了归期未知的关停:所有渠道(微信、客户端、Web)无法登录;所有功能(讨论、收听、找人)处于空白。截止发稿(8月17日早上),分答仍未恢复正常,此时它已停摆了一周。
有产品经理在虎嗅热议的相关话题上将这次事件形容为“自毁式升级”,“哪有产品会为了升级而干掉自己的产品”、“99%他杀。”他杀的猜测也很多:微信封杀、税务问题、恶意攻击以及监管……
对于这些猜测,分答官方均予以否认,“技术还在升级,大家敬请期待”,并将提示语三度更换,最新一版本是“THE BEST IS YET TO COME”(好戏还在后头)。
好吧。若不是异常停止服务这件事,还有人关注分答的新功能吗?未必。分答停服三天才陆续有媒体开始报道,其百度指数从高峰期的23000一路跌至8月7日的1084。
本文不去挖掘分答暂时关停的真相,而是想透过在这一事件上公众的后知后觉,来探究红极一时的分答模式是否已经走到尽头?其症结性问题是什么?又会如何去解决?
下滑
一个多月前的发布会是分答的分水岭。
6月27日,上线42天的分答召开了首场发布会,果壳网创始人兼CEO姬十三对外公布了一连串数字:1000万用户参与,超过100万用户为内容买单,产生50万条问答内容,交易金额超过了1800万,并正式宣布分答在两周前获得2500万美金融资,估值超过一亿美金。
然而数字上的狂欢并未持续太久。
有不愿具名的活跃答主告诉虎嗅,发布会之后分答用户流失明显。
“以我为例,发布会之前平均每天有20个左右的提问,当天,因为有1元问答的活动,提问数到了最高峰,是200个,但一个月之后,基本是0提问了。”
该答主在分答上的收入累计近7000元,在分答10万答主中排在200名以内。
他认为用户流失另一个依据是从7月17日开始分答出现了“机器人刷量”。具体而言,就是类似微博的僵尸粉,用机器向答主提问、偷听。“那天之后,每天固定会有1.5元或1.8元的收入,这很异常。”
多个答主向虎嗅证实了这一说法,也有答主认为这是分答为留住他们的一种变相补贴。
对于数据的下降,分答方面并不回避,其相关人士对虎嗅表示,“我们当然承认,和高峰时候,无论是用户增长量还是活跃度都是不能比的。”“分答这种模式肯定是有比较长的积累过程的,初期井喷并不理性,现在更是一个合理的位置。对于一个算上开发时间才三个月的产品,应该没有谁比我们做得好的了。”
但数据下滑了多少,下滑到一个怎样的程度,这些信息则难以判断。
“发布会之后,他们基本是断崖式下跌,过几天跌一半过几天跌一半。”有竞争对手人士言辞激烈地形容分答的数据情况,“有一个迹象可以看出,分答近期推了很多免费功能,比如首屏所有问题都变成了限时免费,这说明没有人会愿意为一分钟付费,哪怕是一块钱,大家真的觉得这个东西是没有价值的,我们自己做的知道。”他向虎嗅如此说道。
不过,分答方面向虎嗅强调,目前用户数和交易额等数据依然非常好的,留存也越来越好。
大数据研究团队超对称向虎嗅提供了一份分答检测报告。
该报告统计了从5月12日到8月3日(包括内测时间),分答的用户数、问题数、收入、新增用户数、重复问题、答主收入等数据,整份报告很长,数据极其详尽,虎嗅节选其中关键信息点,供读者参考。(虎嗅注:为验证数据的真实性,虎嗅将个别数据摘出向分答求证,分答表示数据不属实。但虎嗅又将几个答主的收入摘出,分别向其求证,得到的回复是很准。)
上图呈现的是分答5月12日至8月3日(含内测时间),其回答问题的数量(红色)、问问题人数(蓝色)、回答问题人数(绿色)趋势
上图呈现的是分答6月1日至8月3日,其收入(蓝色)、新增用户数(红色)、偷听次数(绿色)趋势
从这份报告来看,在经历了6月份的大起大落后,从7月份开始,分答的提问人数、回答问题人数、已回答问题数总体平稳,但呈缓慢下降趋势。收入和偷听次数虽然波动较大,但与6月下半月相比差别并不明显。
具体来看,5月30号到6月3号是高峰,日均问题量达到1.4万,这一时候的关键节点在于5月30日王思聪入驻。过了6月13号,各项指标下降,6月18号之后,日均问题量在7000左右。6月27号发布会各项数据有小幅度提升,之后趋于平稳,但整体呈下降趋势,到8月1日提问数跌破2000。
收入(GMV)峰值出现在6月2日,当天产生收入541269元,新增用户数峰值出现在6月1日,当天新增用户776458人,第二天即下滑至374627。6月27日发布会并未引起新增用户提升,反而在7月3日至6日,新增用户数迎来一个小提升,这四天数据在10万到11万之间。进入8月份下滑明显,到8月1日新增用户数为18706,2日为14018,8月3日跌破1万。
据超对称提供数据显示,分答上线以来,目前累计注册用户612万余人,累计问问题的人数为20万余人,占比3.3%,累计回答问题的人数为9.2万余人,累计偷听数673万次,而大V(超对称将被分答认证过或在分答推荐过的答主统计为大V)回答被偷听占比高达90%,累计产生交易收入1200万元。
虎嗅再次强调,以上数据只做参考。
症结:兴也“大V”,跌也“大V”
时间回到两个多月前。“请问作为亚洲首富的儿子,您的人生还有什么买不起的?”“你啪啪啪喜欢什么姿势?”关于王思聪的几个问题,直接让分答的各项数据冲上了历史最高峰。没有疑问,起初分答是由大V们点爆的。
分答早期的厉害之处在于能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不断运营出新的话题点,只不过消费的对象从王思聪转移到佟大为、木子美等明星网红身上。
基于明星效益和粉丝经济,6月份初期,分答更像是会发展成为一个提供轻娱乐轻社交的问答社区,以社交为主,知识回答为辅。毕竟相比较漫长而纠结的知识变现,社交和娱乐领域更具有爆发力。
但在6月底的发布会上,姬十三的态度坚决,称仍做知识变现,只是“分答要做的是知识经济+上粉丝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做知识经济,我们要坚定不移的要去拥有粉丝,这完全不矛盾。”
在7月份的某个公开活动上,他的态度更为清晰,“分答的核心是,各个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在给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的帮助和建议。”这也回答了其爆红之时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除了这种好玩、新奇的形式与产品机制之外,分答能向偷听者们提供的可持续、稳定的价值预期是什么。
知识变现的路使得分答不得不面临两个问题:在粉丝门槛、专业知识门槛下,普通用户如何参与答题;听者是否会为60秒钟的知识/经验(而非娱乐隐私八卦)买单?
这两个问题导致分答拉新之后,难以做用户留存。
1、对普通答主来说:参与门槛高
在上文报告中,超对称对偷听量进行了统计,来自大V问题的偷听量为6076328,占总偷听量的90.28%。来自大V的收入为1015万,占总收入的84.56%。
这意味着,分答受大V驱动,普通用户参与门槛高。有答主告诉虎嗅,即便是被认证的用户,如果没有被推荐或自带粉丝,也难以被提问。
2、对收听者来说:谁会为60秒持续买单?
分答能传达三种信息:知识、经验和态度。
60秒语音太短,难以承载复杂知识。经验需求越强越稀缺,除非有独家内容,否则很容易找到免费替代品,比如知乎。态度,一般人的态度很少被关注,大V除外。
那么,如果分答的活跃如此依赖大V,假设这种语音付费问答的模式又的确有生命力,拥有最多大V资源的新浪微博转身来复制一个语音付费产品、或在微博里加一个这样的小功能呢?
分答面临的瓶颈是显然的。
为了避免只是“现象级”,分答做了什么
为了留存用户,分答做了两方面的尝试。
在收听端,分答在一直坚持的付费模式上做了些许妥协。7月份多个免费功能上线,比如免费追问,好友6小时免费听,问答APP首屏问题限时免费听。
在参与门槛上,分答停服前的最后一次升级中增加了“讨论”功能,这一功能直接踏平了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与讨论。
分答的“讨论”就是用户们围绕一个大话题发表自己见解和看法,这有点像知乎,只是从文字版变成了语音版。三节课在其题为《爆红之后何去何从?分答的“后招”终于显现?》的文章中,将讨论功能形容为分答给用户慢慢提供“稳定价值预期”的地方。其对分答之所以这么重要的原因有三:
第一,在“讨论”中,不再是大V们才能回答和生产内容,而是所有用户都能回答讨论问题。
第二,在讨论板块下,用户们听大咖的回答是“免费”的。
加上所有人都能回答的功能逻辑,也会产生对比见解的可能性,用户也就有足够的理由留在产品之中。
第三,从这个功能开始,分答的运营可能会从“以人为中心”转变为“以话题为中心”,从“消费大咖”到“消费话题”。
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明星不一定可以持续被消费,但话题却总可以更新。用户对于明星的消费热情可能会消退,但用户对于新鲜话题的渴望永不消逝。并且,相比起明星大咖们,“话题”对于分答官方而言显然会更加可控。
不过,从7月1日开始的测试来看,“讨论”表现并不稳定。在共进行过的27期讨论中,大部分参与人数在200以下,在7月20日产生过一款爆款,题目为:“如果生命只剩下最后60秒,你想对这个世界说些什么?”回答者有8380人,听过的有179796。
姬十三对此似乎并不在意,在7月中旬的一次公开活动中他说:“分答才刚开始,今天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雏形。”言下之意,分答还会有大变动。
那么之后分答会向哪个方向演变?姬十三曾提过三大原则:以人为核心,做交易,实现知识变现。
从目前来看,分答在憋的大招中最有可能的是与在行、吱两款产品打通,从而形成一个知识服务平台,实现联动发展。
按照分答给出的说法,用户既可以做分答的2分钟交流(1分钟提问+1分钟追问),也可以在“吱”上进行15分钟语音通话,还可以到在行上进行1小时面谈。“我们在产品上全部覆盖到了。”
但一位在行资深行家对此不以为然,在其看来分答和在行打通,目的在于将分答用户导到在行上,提高对知识的付费。“这样分答的1分钟语音跟在行的自我介绍和课程介绍没有区别,只是形态区别而已”,“如果60秒可以提高我的预约率,那我把文案写好一点同样可以。”
结语
在分答最火的时候,有人问过姬十三:假设分答可能失败的话,你觉得失败的原因会是什么?
姬十三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说:“你首先要定义什么叫失败,如果你说这个产品过几年没人用了,我觉得这一定是必然的,因为用户行为在变化,一个产品整个三年之内始终让人用的,不可能。”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