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滴滴而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网约车新规确立了滴滴的合法性,而滴滴和Uber的合并,结束了烧钱比拼。因此,滴滴补贴可以名正言顺大幅下降,对达成盈利来说是极大的利好。
但随着出行市场动作不断,滴滴却陷入民众舆情对涨价的普遍担忧之中。
不过这些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在网约车新规中,网约车平台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不正当竞争,这也意味着一些专车平台的优惠措施将可能被认定为不正当价格行为。
而在滴滴和Uber合并之前,滴滴宣称占据着专车市场上80%以上的份额,而Uber中国之前也对外宣布,拥有30%的专车市场份额。如今两者合并,毫无疑问会对专车市场构成垄断嫌疑,垄断就意味着对价格的话语权。
事实上,在7月份,北京上海等地的滴滴价格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在双方合并之后,消费者对涨价的关注度再次提升。近日,就有乘客反应,相同的距离滴滴和Uber的价格已经翻了一倍。
但据滴滴官方回应,滴滴近期并没有对补贴规则做任何所谓的调整。滴滴出行也一直充分保证着用户的价格知情权,用户下单前会显示所谓的预估费用,接受后司机才会发单。
那为什么乘客们会觉得滴滴、Uber涨价了呢?其实虽然有7月份的调价,但滴滴和Uber一直以大量优惠吸引用户,在优惠之后,与出租车相比,打车软件的价格仍有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在优惠之后,用户在结算时并未支付全额车费,所以用户对涨价的感知并不明显。
优惠低价将原本非刚需的专车市场变成了刚需。用户们之所以会觉得滴滴价格提升了,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7月之后,滴滴、Uber的优惠在逐步降低。
另外一方面,虽然滴滴、Uber在派单之前都给出了价格预估,但这个价格并不是非常准确,与形成结束时候的价格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因为像这类网约车平台大多都有时长费、夜间费和长途费等无法提前预估的非常规费用。
细细研究这些类目,网约车的收费类目与出租车的十分相似。在网约车新规中,网约车被划分为网络预约出租车,招手即停的出租汽车被称为巡游出租车,从划分类别中就可以看出网约车与传统出租车是属于同样的性质,是以盈利为目的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网约车的收费类目与出租车如此类似。
所以滴滴的优惠逐渐减少,是由滴滴等网约车盈利的根本性质决定的,网约车新规与合并动作只是助推优惠的减少来的更快了一些。
那么,习惯了低价出行的消费者又将何去何从?
在前段时间公布的《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可以发现,除了网约车与出租车,国务院一直在鼓励和支持顺风出行,也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拼车出行,类似于嘀嗒拼车这样的共享互助出行平台,正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在嘀嗒拼车上,车主只是与乘客顺路合乘,共同平摊油费,这从根本上决定了拼车的天然价格优势。
再来看看拼车平台的价格构成:以嘀嗒拼车为例,相对于网约车及出租车的起步费、里程费、时长费、远途费、夜间费等多种费用,嘀嗒拼车只有起步费与里程费两个收费类目。在上下班高峰期及恶劣天气期间,滴滴等网约车会触发动态加价,价格会上涨,但嘀嗒拼车的价格不会发生变化。
相对于出租车和网约车来说,拼车更偏计划出行。因此,在面对上下班及节假日等可提前预知的出行时,提前预约拼车,更容易享受到低价的出行体验。
在之前的出行市场里,价格已成为决定用户忠诚度的主要因素。但随着出行市场的变化,想要抓住用户的心,除低价之外,还有许多可待挖掘的部分,这对每一个互联网出行企业都是考验。随着政策的逐步规范与烧钱大战的落幕,互联网出行的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即将到来,也可以预见一场更有挑战的出行之战。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