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家颁布专车新政,“网约车”得到国家层面的立法支持,对滴滴出行等是一大利好消息。而紧接着,滴滴出行又宣布收购优步中国。
并购本身并不难理解,但遥想Uber当初刚进入中国市场时的霸气,扬言要在中国投入超10亿美元,将把中国的出行市场打得鸡犬不宁,“要么接受收购,要么就被打败。”这是Travis当初对滴滴创始人程维的警告。
结果,Uber还是没有逃过外资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厄运。IGV好奇的是,Uber在中国转身之后,全球哪些市场将成为它的主战场?它与本土打车巨头的抗衡又处于怎样的格局?
从目前的全球出行版图来看,中美印,欧洲,东南亚地区各有一家独角兽公司霸占本土打车市场,包括中国的滴滴出行(估值280亿美元),印度的Ola(估值50亿美元),东南亚的Grab(估值15亿美元),美国的Lyft(估值55亿美元)及欧洲的Gett(估值20亿美元)。
滴滴的野心
8月1日,滴滴出行宣布与Uber全球达成战略协议,滴滴出行将收购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在中国大陆运营。同时,滴滴出行和Uber全球将相互持股,成为对方的少数股权股东。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将加入Uber全球董事会。Uber创始人Travis Kalanick也将加入滴滴出行董事会。
本次收购后,滴滴成为唯一一家由百度,阿里,腾讯共同投资的公司。IGV获悉,在本次收购前,程维曾在公司内部分享了滴滴出行未来的战略。
第一,发力无人驾驶技术。目前Uber,Lyft,Gett等都已跟各大汽车制造商合作布局无人驾驶汽车,滴滴出行也已开始跟谷歌旗下的小团队合作;
第二,布局汽车共享市场。中国各大城市有很多汽车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未来如何更有效地让每个人用到车子,而非各自拥有,在中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第三,加大对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投资。滴滴表示,已在硅谷设立了研发中心,假若下个阶段目标是日订单1100万的规模,靠补贴价格战难以为继,必须依靠技术的手段实现更大规模的订单;
第四,加速国际化步伐。这是柳青多次强调的,滴滴出行此前就投资了美国打车应用Lyft,东南亚打车应用Grab,印度打车应用Ola,除了对抗Uber之外,或多或少也是为今后的全球化扩张打下了基础。
IGV之前在BAT全球化系列报道中提到,三大巨头的核心业务出海都遇到了很大瓶颈,尤其是在欧美地区。那么滴滴全球化能否改变中国公司出海的格局?但可以预见的是,短期内滴滴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帮助中国旅客在国外更方便地出行。
印度双雄争霸赛:Uber输不起,但赢得了吗?
多年来亚马逊中国在华业务一直不温不火,始终不敌阿里京东等竞争对手。而在印度市场,却能成为电商行业的领头羊,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称要向印度市场注资30亿美元。
对于Uber而已,从中国市场撤退,印度市场的重要性就进一步凸显。前不久,当Uber拿到来自沙特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50亿美元注资时,可以说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就是印度子公司。之后Uber被爆通过杠杆贷款形式借入11.5亿美金,知情人士称,很大一部分也是被投入印度市场。
从某种程度而言,Uber在中国的让步,更像是为聚焦全球其他重点市场作准备。米克尔今年发布的《2016年互联网趋势报告》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印度已成为排名仅次于中国和北美之后的第三方打车应用市场。丢了中国这一片城池不可怕,怕的是Uber是否会同时输掉两场战争。
在印度,Uber与本土打车巨头Ola的战争可谓惨烈,它们通过价格补贴及烧钱的方式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有趣的是,当IGV于去年9月在印度独家专访Ola市场总监阿南德(Anand Subramanian)时,Ola在打车市场还是遥遥领先,稳居市场第一。当时《印度时报》报道称Ola两名创始人Bhavish Aggarwal和Ankit Bhati已成为印度最年轻的富豪。
这不仅是因为Ola收购了当时在本土市场排名第二的竞争对手TaxiForSure(因为烧钱难以为继),超越了传统的出租车公司Meru Cabs,也因为Uber印度业务还未实现突破。
当时阿南德告诉IGV,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是监管和安全问题。从其言语能感受到Ola的乐观,并没有将Uber当作太大的竞争对手。所以,那段时间Ola推出了面向终端消费者的食品和百货快递服务,Ola Cafe(15分钟咖啡食品配送),和Ola Store(1小时周边配送服务),同时发力Ola钱包。
但Ola的“不聚焦”恰好给了Uber一个迎头赶上的好时机,Ola市场份额一点点被Uber吞噬掉。到今年3月份,Uber基本占了印度打车市场35-40%左右的份额。
Ola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于今年3月份关闭了食品和百货快递服务,重新聚集主营业务,同时推出了名为Micro的新服务。这项服务的价格比UberGo还低,烧钱速度不断攀升,不过市场份额也确实出现增长。
据印度知名科技媒体Mint报道,目前Ola正在与新投资方和现有投资方谈判,试图再融资3-4亿美元。但投资方的态度正变得更为谨慎。
优步中国被收购,东南亚打车巨头Grab信心大增
Grab创始人兼CEO Tan Anthony
当得知滴滴出行收购优步中国的消息,东南亚打车巨头Grab创始人兼CEO Anthony立即写信鼓舞员工称,本土化的问题需要本土化解决方案,多样化的世界不能用一刀切的方式解决所有问题。
当然,这是暗指Uber用单国思维去解决很多问题,而Grab则采取多国战略,能抓住东南亚各个地区不同用户的痛点。Grab针对商务人士推出了GrabCar+,在印尼越南等地推出摩托服务GrabBike解决当地交通拥堵问题,在新加坡马来地区推出拼车服务GranHitch,同时推出企业打车服务Grab for Work,可以说Grab在东南亚已形成了非常强大的社群。
东南亚人口约6亿,智能手机渗透率及中产阶级人口在不断攀升,打车市场未来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Grab目前已拿到了6.5亿美元的融资,是一家估值超10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覆盖东南亚30座城市。
Uber覆盖16座城市,在新加坡和菲律宾已实现盈利,同时在研发新产品。
而Grab与Uber的区别不仅体现在本土化层面,他们对监管当局和出租车公司的态度也截然不同。Grab一向与政府交好,积极配合监管当局,比如Grab通过世界银行开放数据平台,向政府开放数据。
至于出租车公司,Grab的目标也不是抢他们的生意,而是如何助力现有的出租车获取更多新用户。东南亚原本就有垄断的出租车公司,比如印尼的Bluebird, 越南的VinaSun等。
而Uber的态度更为强硬,似乎总站在与监管当局和出租车公司的对立面。在印尼,经常有出租车司机抗议Uber非法经营,抢走客源的消息, Uber也常受监管当局的调查。
去年12月,Grab与滴滴出行,Ola,Lyft结成全球“反Uber联盟”,并尝试相互间打通产品。Grab乘客可享受美国200座城市的Lyft服务,Lyft乘客也能在东南亚30座城市享受便捷的打车服务。
美国打车市场老二Lyft撑不下去,将被收购?
Lyft联合创始人John Zimmer
一个月前,《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打车应用Lyft聘请了投行Qatalyst Partners。是启动新一轮融资还是打算出售公司?比较微妙的是,Qatalyst Partners最擅长的就是帮助科技公司提高出售价格,前不久微软260亿美元收购Linkedin也是它的杰作。
Lyft作为Uber在美国最强劲的竞争对手,试图走出一条独特有差异化的路线。但在乘客和司机看来,两者在定价,用户体验,等待时间上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然Lyft司机可以拿小费,这是一个细微差别。
Lyft引发广泛关注是因为2013年拿到了硅谷两家最知名的投资机构A16z和Founders Fund的融资,Founder Fund创始人彼得·蒂尔曾告诉IGV,当时没有投资Uber,却投资Lyft的其中一个因素是前者估值太高。
但今年2月,Founders Fund和A16z各自向沙特王子Al-Waleed的投资机构出售了一部分Lyft股权。有分析人士认为,此举可能是考虑到随着美国投融资环境恶化,Lyft未来不确定性太多。
另外,为了跟Uber争夺市场份额,Lyft每月亏损高达5千万美元,通过烧钱补贴,虽然Lyft乘车次数在增长,但Uber拿到35亿美元融资之后,也在美国市场加大了马力,使Lyft处于更艰难的境地。
今年1月,通用汽车斥资5亿美元拿到Lyft 10%的股份及董事会席位,双方计划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通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执行总工程师Pam Fletcher称,公司打算先在Lyft平台上推出首款无人驾驶汽车,然后再面向大众推广。有猜测称,假若Lyft出售,通用汽车可能是潜在的收购方之一。
欧洲打车市场老大不是Uber,是一家以色列公司
Gett创始人兼CEO Shahar Waiser
可能你对上述几家独角兽公司都有所耳闻,但对欧洲市场最受欢迎的打车应用Gett也许相对陌生。它是一家以色列公司,成立于2011年。目前已为全球60个城市提供服务,在特拉维夫,伦敦,莫斯科这几个地区发展势头良好。
今年Gett拿到了大众汽车公司3亿美元的融资,并与大众形成独家战略合作伙伴。Gett创始人兼CEO Shahar Waiser表示,他们将借助大众公司投资,拓展欧洲市场,并加强其在纽约的地位。
目前已经有4000家公司使用Gett服务,合作带来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30%。Waiser在近期接受专访时表示,就乘车量、营收和利润而言,他们在欧洲的共享出行公司中排名第一。
而Uber也非常重视欧洲市场,当初Uber认为法国的分享出行市场极具潜力,所以将巴黎作为海外扩张的首站。但Uber重视解决用户问题,却在监管层面屡屡遇上麻烦。
比如Uber在欧洲推出的廉价服务UberPop,去年遭巴黎出租车司机集体抗议,不得不暂停。法国政客也谴责Uber违反了当地交通法,两名法国Uber高管因非法运营出租行业被警方拘留。
在德国,Uber司机告诉IGV,这里不会遇到司机抗议的问题,因为Uber本身也签约出租车司机,所以Uber价格跟普通出租车并无差异,目前德国市场由本土打车应用MyTaxi主导。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pintu360),精彩内容每日放送,还有福利与互动。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