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媒体爆料,净菜生鲜O2O“青年菜君”拖欠员工两个月工资且已准备破产清算,另有一则消息也显示,青年菜君的部分员工在7月25日突然收到公司遣散寻找下一份工作的通知。对此,青年菜君方面向媒体做出回应:“距离上一轮融资(B轮,2015年3月)已经1年多,对于在供应链铺设、物流等方面投入巨资的青年菜君确实需要新一轮资本方的介入,原已谈好一家投资机构,忽然跳票。”
最新情况是,青年菜君仍保持运转,同时也因此开始遣散部分员工,但“短时间内无法解决资金流问题”,这说明,青年菜君的资金链目前非常吃紧。
净菜O2O的多重短板
青年菜君于2014年上线,由陈文、任牧、黄炽威合伙创立。成立之初的主打业务是净菜O2O,消费者通过APP下单,提货方式则是在地铁设置智能提货机,目标客群为针对想在家做饭却没有时间买菜以及进行食材加工的人。
这一模式不禁让人想到日韩在地铁里的自动售货机,然,那是在实体零售非常发达的基础上做出的创新,中国的地铁站一是很嘈杂,二是铺设提货机需要资金,否则消费者不容易找到,三是多数消费者被电商培养的习惯是送货上门,而不是自提这种形式。
因此,到2014年年底,青年菜君把自提点延伸至社区。记者于2015年在某知名咖啡厅也看到青年菜君的提货机,设计得还比较智能,提货者却寥寥。而后青年菜君也出现在美团、口碑这样的外卖O2O平台中,用户下单时,会发现其要求“提前半天”下单。至记者截稿为止,在美团、口碑外卖平台上已经看不到青年菜君。
在欧美、日本等国家,90%以上的蔬菜是经过商品化处理和加工后进入市场,近年来,净菜的方式被引入国内,其最初的运作是从加工点直达各大超市。但随后的发展不温不火,业内人士分析,净菜在中国的国家标准还没有建立,也是其发展不太顺利的原因。
青年菜君的净菜O2O创业便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让这个领域走向互联网。净菜O2O的发展其实比生鲜电商还烧钱,青年菜君联合创始人任牧曾指出,在其探索中,他们确实发现传统净菜的供应链环节太多,从产地到各级批发商再到用户手中,物流成本已经翻了几倍甚至远远超出食材本身的成本。
“生鲜电商在库存损耗和物流的双重压力下,是很难做到销售平价食材。”而解决用户的日常晚餐的需求是青年菜君的最终定位,但是像一些家常菜的单价本身就只有十几元,如果做宅配(送货上门)物流平均成本将达30元左右。这也是青年菜君开始是坚决不做宅配,只靠自提的原因。
此外,近两年,外卖O2O的崛起也让青年菜君理解中的“回家自己做饭”的部分需求被分流,像美团、大众点评、口碑、饿了么这样的外卖平台,在曝出“城中村小店”上平台这样的事件后,也在加强品控,例如上线品牌外卖,将餐饮名牌集中,再通过自建物流的方式做餐厅到消费者的最后一公里,最终目的是解决消费者“有品质的”到家吃饭的问题。
资本风向标
公开资料显示,青年菜君一共获得三轮融资:
成立之初获得了创业工厂麦刚百万级的天使投资。
2014年8月中旬,获得了梅花天使创始合伙人吴世春与九合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啸联合提供的千万元级A轮投资。
2015年1月,“青年菜君”又拿到数百万美元融资,投资方为策源、平安创投以及真格基金。
然后呢?就是到了上文提到的“跳票”投资者,投资者为什么会“跳票”?前不久经纬中国创始人张颖在此前发表中的文章说:“最近见了很多中后期基金老大,国内各种金主,强烈感觉到市场在变冷,融资越来越难。”
张颖说,“现在的世界完全不一样了,投资人想要知道的都是你如何收支平衡,别再跟我说太多增长和GMV。不管是什么行业,如果你能处理好增长和收支平衡,过了那个点,你就是赢家。”
自2015年4月7日,美味七七曝出倒闭开始,预示着生鲜电商泡沫开始破灭,今年的形势更加严峻,多点(dmall)的高层更替、本来便利实质上的关闭、天天果园关店等“案子”频繁曝出等,都说明生鲜电商的难度,一是生鲜电商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需要积累,多数倒闭的创业公司其实都是互联网企业;二是生鲜电商的物流配送冷链成本很高;三是生鲜电商很难保证百分之百的消费体验,多点(dmall)的刘江峰曾经说过,生鲜电商领域的服务,只要有1%做不好,消费者一定记住这1%,也说明要做好用户体验难度之大。
诸多的投入导致生鲜电商赢利者不多,同时资本又失去耐心,才有资金链吃紧的事情发生。
关注微信公众号品途商业评论(pintu360),精彩内容每日放送,还有福利与互动。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