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想和杨元庆本人陷入质疑漩涡之后,这是他第一次出现在公开场合。深圳IT领袖峰会现场,他的左手边是贾跃亭,右手边是马化腾。去年,杨元庆也曾在台上。
VR来袭,人工智能崛起的时代,联想作为一家吴鹰口中的“传统企业”仍然能与BAT平起平坐,可见其江湖地位和影响力还在。
但是不得不承认,杨元庆并不擅长这种即兴演讲或对话。他经常说话不连贯,需要停顿思考数十几秒。尤其吴鹰提问尖锐,不似一般的主持人置身事外走个过场。马化腾都忍不住点明,这种不打腹稿的这种对话很有意思。
会后,联想安排了一个小型群访。你会发现,这时候的杨元庆更放松一些。对于外界的质疑,他做出了回应。——但是你知道的,这是基于情感层面,而非用硬性的指标数据说话。
就在几天后的4月1日,联想集团将正式实行新的组织架构,由原来的个人电脑、移动业务、企业级服务变为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集团、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以及新划分出来的联想创投集团。这已经是联想连续第三年调整组织架构,对于一家国际大公司来说,每年调整一次架构,不见得是件好事。
以下是杨元庆口述:
回应外界质疑
其实对于联想来说,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热爱,没有一个人比我对这家公司倾注了更多的感情。我跟同事都在说,现在的情形是我们已经爬上了峰顶,但是不能停在那里,我们现在想要攀登另外一座更高的山峰,这不是指某一个特定的业务,是联想作为一家公司要爬到更高的山峰。
但是我们没有捷径,不能飞上去,也不能架着云梯上去。比较踏实的做法是下到山脚下,准备再爬下一个山峰。为什么我们说有一个下山的过程呢?因为你在培育一个新的业务的时候,你不能指望它一开始就能赚钱、盈利,前期你肯定要投入更多的钱,它可能会消耗你核心业务赚来的钱。
如果今天联想不做手机,不做服务器,盈利实际上比对市场披露的要好。目前我们PC业务5%以上的净利润,一年350亿的营业额,17.5亿的利润,但是公布出来的并没有这么多,就是因为我们拿出来一部分做投资了,这就是我说的下山。
下山可能也有策略。联想选择的策略是核心业务可以有很多共享的竞争力与协同效应,像手机、服务器,但是爬山路径各有不同,我们通过并购,比如之前并购MOTO、IBM,使我们有很大的基数,使我们在爬下一座山的基数比较高,但是即使这样,在爬下一座山的时候,所遇到的困难和爬前一座山是不一样的。
联想希望把公司带向更高的高度,所以请理解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给我们一定的宽容和时间。
关于创新的窘境
联想一年研究开发的投入去年在100亿人民币左右。但是为什么大家总是感觉大企业不如中小企业创新多呢?我觉得主要是大企业有生存方面的考虑。它的产品是不是能够满足当前消费者的需要,这些创新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既叫好又叫座?往往很多的创新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不是一下就有很大的规模和市场的。当一家大企业在用这些最尖端的技术,最突出的创新的时候,就会比较犹豫。
联想现在是一个二级的研发体制,我们有总部事业部开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手机、软件服务等,这是第一级,他们主要关注的是未来一两年的产品,或者最多下下代的产品。而我们的研究院,他们主要是开发3—5年的技术,这是现在的架构,或者说过去的架构。但是很坦率地说,研究院里面开发出来的很多技术,实际上内部的事业部都不是马上想用或者马上能用的。当我们把产品从概念变成产品的时候,我们的投入比开发创新的时候大得多,因为我要开模具,要准备生产,如果要达不到一定的销量,就会造成很大亏损,这其实就是大企业创新的困惑。这是我们过去的情况。
现在联想在今年3月对外宣布 进行了组织架构调整,由原来的个人电脑、移动业务、企业级服务变为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集团、数据中心业务集团、移动业务集团以及新划分出来的联想创投集团。目前联想创投集团包括联想乐基金、投资管理部、孵化子公司,联想加速度、大数据平台和人力、财务服务等。
我们现在就把过去进不了主流的业务里边的一些技术和服务,以创投或者孵化的方式,让这一帮人带着这些技术,带着联想给的资金出去创业。当然他们出去还可以再吸收到更多的社会资金,也许就能把技术孵化好、培养好,将来联想有可能把它买下来,或者让它独立发展。
今年我给团队的目标是从联想内部要分出去十家公司,这些都是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或者是有人才,业务模式的雏形的公司。
目前联想建立了三条腿的机制,事业部、公司研究院和创投、孵化器。创投是两个职责,一个是把公司内部的技术成果、人才输送出去,此外也进行对外投资,投资的领域可能与联想未来的业务相结合的战略领域。将来这三条腿都可以互相支撑,互相的帮助和支持。
关于联想的移动业务
中国的手机市场上是一个成熟和新兴市场的混合体,很多一级城市已经是成熟市场,但是中小城市可能还处在新兴市场。更要关注的是,这个市场是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不但品牌多、选手多,而且不同的业务模式,在这方面有诸多的较量。在这方面,联想过去一段时间做得不太好,因为过去我们主要是通过运营商来做,但是现在随着运营商补贴下降,已经转到开放和在线市场。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有一个重振中国市场的规划,要有这样一个行动。
因此我们必须对组织和管理层进行调整。因为非常复杂,一个人管理能力和管理跨度,很难面对三种完全不同的形态,而且使命和目的也各自有所不同,有的要保持高增长,有的要突破,有的要扭转局面。在海外成熟市场我们要继续保持优势,而在新兴市场,更期待在陈旭东领导下,打好翻身仗,这个大概就是我们在移动事业部做了彻底调整的原因。
让陈旭东留在中国,他有很丰富的市场营销、管理产品的经验,所以我们未来会给他保留一只研究开发的团队,专门针对中国来研发产品,除此之外在全球市场,包括MOTO团队,我们都可以通过他的团队来向中国销售。我们希望在旭东的领导下把中国这一仗打漂亮,当然我们没有很快的成功期望,但是我们希望扭转局面。
作者|李碧雯
来源|中国企业家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