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没有对战略新兴板从“十三五”规划中删除一事说什么的证监会,这一次终于姗姗来迟地表了一些态。
3月25日,证监会在例行发布会上解释了为何“战略新兴板”没有写入十三五规划,具体是这么说的:
“十三五”规划纲要是判断未来5年的发展大趋势、确定大方向、明确要办的大事。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具体问题,还要做深入研究论证。对于尚在研究中的具体工作,没有必要列入纲要。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直是国家既定的战略方针。证监会始终重视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资本市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肯定还会不断加大。
十三五规划中删除“战略新型板”
3月15日下午有消息称,在“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中,第9条显示:根据证监会意见,删除第27页“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权威人士称,没有写进“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意味着战兴板不再设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15年7月一位接近监管层人士曾表示,战略新兴板原则上将在证券法颁布后与注册制同步推出,预计会在2016年上半年。战略新兴板的上市标准、推出路径等方面内容在内部研讨会也均被提及。
当时消息一出,隔夜市场上中概股一度大跌,因为此前这些谋划私有化回国的中概股,很多都是奔着战略新型板来的。
想要私有化的中概股,一度哀嚎遍野
曾有投行人士表示,2015年开始的中概股私有化浪潮,“都是奔着战略板回来的”。中概股从美国资本市场退市,并在中国上市,也被称作“中概股回家”。
有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已有24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宣布了私有化退市,仅6月就有13家,7月初又有丫丫、当当网等宣布回归,中概股私有化之风越演越烈。
2015年7月,已有不少券商开始进行企业储备。一家大型券商投行人士透露,公司已经储备了近30家战略新兴板企业。
一位律所合伙人对财新记者表示,中概股回归要拆掉VIE。VIE拆开之后再搭回去会更困难,应该会考虑去新三板挂牌,进行过渡。
中概股回国,为什么不想登陆其他板?
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层次包括主板、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不同资质的企业可以去相应的挂牌场所。
三个场所的挂牌规则,主板要求最高,新三板要求最低。不少券商人士将战略新兴板看作另一个创业板。也有接近管理层人士称,战略新兴板的定位将高于创业板,低于主板。
无论是上述哪种情况,本来准备回归到战略新兴板的中概股现在不得已落到新三板,总是有些委屈。
如果不愿意在新三板挂牌也可以,只能回国之后先熬着,等有主板上市资质了以后,再IPO或借壳上市。
除了中概股,还有谁哭昏在厕所?
财新网表示,倒霉的除了中概股,还有投资私有化中概股的基金。
中概股哭的点是:我们当时回来是明明是冲着新兴创业板的。新三板流动性差、门槛高,股权高度集中,很难形成有效交易,更不会反应市场真实的价格。
投资中概股私有化的基金人士是这么哭的:要知道,我们中有不少人是加了杠杆在做投资的。战兴板的取消导致了上市的延后,拖得时间越长成本越高,风险也越大。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