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认知时代来了,企业如何认知

技术创新对于商业世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巨大。因此,追赶技术潮流或追逐技术标签,成为很多企业的标配,中国企业同样如此。从30多年前中关村各种打着高科技旗号的公司,到今天各行各业的所谓“互联网+”,都是技术标签化的例证。

从商业层面看,技术并非救命仙丹,贴上技术标签更不能让企业包治百病。技术创新本身伴随海量的淘汰与风险,如果错判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往往“赔了夫人又折兵”,既损失金钱,又错失先机。因此,最重要的是,能否把握真正可付诸广泛应用的创新技术。

以社交媒体为例,该技术应用的兴起,使得诸多市场营销人士仿佛得到了品牌建设的捷径。为此,公司动辄投入数十亿美金,进行内容营销等品牌建设创新,但效果不佳。本期“大思路”一文就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该文作者道格拉斯·霍特认为,内容营销的缺陷在于其指导思想沿用了大众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而在社交媒体时代,这种思维方式显然南辕北辙。他的解决方案是企业应该借助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的文化建设。

新技术的兴起,绝不仅仅体现在品牌建设这样的市场营销领域。进入2016年,认知计算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起因是谷歌宣布其AlphaGo战胜专业棋手。对此消息,不屑者有之,恐慌者亦众。认知技术究竟是人类的终结者,还是天使?为此,《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推出了精心策划的特别专题《认知时代崛起》,希望从技术和应用两个层面释疑解惑,和读者朋友们一起探索这个充满争议的迷人前沿领域。

在这组文章中,本刊主编何刚融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观点,加上他对技术与商业的认知,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时代”:因为认知技术是远比人工智能更全面的创新深化,这将不仅是一个技术突破的话题,其应用将深刻影响商业和社会的发展路径。

为此,我们特邀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撰写专文,分析认知技术对于商业和管理的影响。因为IBM公司是全球公认的认知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先行者,2011年IBM推出了核心认知技术——Watson系统,在此后5年间,IBM与诸多合作伙伴在认知产品和服务领域进行了诸多探索。陈黎明的文章正是基于这些探索,总结了进军认知商业的几个必备条件。

认知技术方兴未艾,但它在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的应用实际上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相关企业创造了全新的竞争优势。因此我们组织了有关这些领域的认知技术实践应用的内容,希望对中国企业界有所帮助,并推动有关企业在认知商业领域提前布局。当然我们也深知,认知技术及其在商业领域的应用尚处在初期阶段,对于许多我们还不知道的突破与应用,有待有识之士一起探索。对于这一话题,本刊亦将持续关注。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