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无人车正在学习如何应对恶劣天气
Google 近日发布了最新的 2015年12月无人车项目月度报告,报告中称公司目前正在研究应对雨雪等恶劣天气的应对措施。
根据最新报告,目前共有 53 辆 Google 无人车在加州山景城和德州奥斯汀的公路上进行测试,其中有 23 辆车是凌志 RX450h SUV ,另 30 辆是 Google 的原型车。自 2009年 项目启动以来,这些无人车迄今累积的行驶里程已达 234 万英里,其中自动驾驶模式里程为 137 万英里,人工模式为 97 万英里,每周自动行驶的里程大概是 1 万英里到 1.5 万英里。
从自动驾驶与人工驾驶里程之比可以看出,训练对自动驾驶的作用很大。而且 Google 的无人车还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没有解决:在遇到下雨下雪等天气时,无人车会因为环境恶劣无无法精确感知环境,所以遇到这种时候无人车只能停下来,这显然会限制无人车的实际应用。
但报告中 Google 指出自己正在利用加州的久旱逢甘露开发测试自己的 “雨刮器”:
雨中开车因为视野受阻让很多人紧张,我们的一些传感器,尤其是摄像头和激光传感器也必须应对类似的问题。比方说我们必须给自己的圆顶配上相应的 “雨刮器”,确保传感器拥有最佳视野。我们的传感器能够检测下雨,所以我们必须教会汽车能透过雨滴和寒冷时冷凝的废气烟看清东西,继续正确地侦测物体。
Google 称目前自己正在研发这种技术。目前的进展是已经能确定雨势大小,确保汽车了解雨势对其行驶能力的影响,并且会像人一样在路面湿滑、视野受阻时提高警惕。不过目前遇到暴雨时,无人车还是会自动停止路边等待路况好转。为了能够应对更加复杂的挑战,Google 已经开始收集各种雨雪气候的数据,以实现最终风雨无阻的目标。(来源36kr 作者boxi )
百度无人车自称技术与谷歌处同一梯队
在顺利完成无人驾驶汽车混合道路上路测试之后,2015年12月14日,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并正式透露了百度无人车的最新进展。“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的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十年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百度目前展示的无人车的成本据业内人士估算至少要在百万以上,这个距离消费级产品还是有相当的距离,能否在三五年时间内成功实现商用压力不小。王劲预计,未来10年左右,每100辆新增的汽车就有80辆会是自动驾驶的汽车,但也会有大概80辆不是卖给个人,而是用来作为共享的汽车。由此可以推测,百度预计无人车率先商用的场景会是出租车公司、快递物流公司、外卖公司、摆渡车、景区游览车等公共出行场景中。
应该说谷歌是无人驾驶汽车最积极的探索者,早在2010年,谷歌便有7辆无人驾驶汽车在加州道路上行驶。到现在,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已经跑了110万公里。谷歌计划在2017到2020年推出面向消费者的无人驾驶汽车。而在电动车领域的“先锋”特斯拉也于近期透露:还有两年就能推出真正的无人驾驶汽车。
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王劲坦承,谷歌确实有先发优势,尤其是在路测里程上,毕竟路测里程越长,就证明无人车对于各种场景的感知和学习越丰富。但是,他认为无人车发展更重要的一方面在政策和国家层面:“在无人车的技术层面上,百度和谷歌处于一个梯队。但比起谷歌,百度在政策上能够获得的支持会大很多,因为全世界没有哪个政府比中国政府有更高效的决策力和更强的执行力。”
百度公司总裁张亚勤在出席世界互联网大会时也表示,百度在无人车方面的优势有两个:一是百度汽车大脑技术,包括精准地图、传感技术、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二是中国政府很重视,可以利用政策之利实现弯道超车。(资料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