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Reads资讯
企业管理第一媒体

隔岸关火,引以为戒:为什么天使投资人不愿意投资台湾初创公司?

隔岸关火,引以为戒:为什么天使投资人不愿意投资台湾初创公司?

缺乏有效的退出机制和高质量的初创公司,是天使投资人不愿意投资台湾的两个主要原因。

在我们这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的同时,可能你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海峡对面的台湾,似乎很少看到一些有前途的初创公司出现。更奇怪的是,台湾似乎也不是没有创业基础,要知道,虽然只有2300万本土人口,但是台湾的电子工程和计算机工程师占比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而且,台湾的科技制造实力也是享誉全球。 

另一方面,钱似乎也不是一个问题。比如最近,马云宣布阿里巴巴专门为台湾初创公司设立了一个总值3.07亿美元的非盈利性组织——台湾创业基金(Taiwan Entrepreneur Fund),计划投资处于各个阶段的台湾创业公司。凡是在商品和服务领域里的台湾创业者,只要希望在大中华区或是全世界拓展市场,都可以向该基金申请资金支持。

当然啦,台湾也有一些优秀的初创公司成功募集到了可观的融资轮,比如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ppier最近锁定了2300万美元的B轮融资,还有Pinkoi,一家允许设计师销售自己软件的电子商店,近日也获得了900万美元的投资。

但是,投资Pinkoi和Appier这些初创公司的大多数都是国外投资人,比如红杉资本(印度),日本的GMO Venture Partners,等等。而且,能够成功打开海外市场的台湾初创公司也屈指可数(比如PicCollage,它是一款照片拼图App应用,只是少数几个打入美国市场的台湾本土企业之一而已)。 

缺乏天使投资是目前台湾创投圈里一个不争的事实,一方面,有人认为他们缺少有效的退出机制,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主要问题是由于台湾缺少高质量的初创公司。 

没有竞争力,就没有投资

“如果你刚刚从大学毕业,然后想要成为一名创业者,那么你最好有个有钱的老爸,”Ronald Yu说道,他已经创立了两家初创公司,一家公司是利用面部识别技术的线上商店,另一家公司Get Alfred则主要提供停车洗车服务。

在创立Get Alfred公司时,他向自己家人和多年的好友借了20万美元,在Ronald Yu看来,如果你的创业概念没有竞争力,那么在台湾就很难获得投资。 

“我听说在中国大陆,如果你有一个不错的教育背景,那么有些投资人就会信任你。但是投资人不是傻子,他们希望看到创业公司有持续的增长潜力,并且希望自己的投资能够尽快获得回报。因此,如果没有十足的竞争力,你无法轻易吸引投资人的注意。”他说道。

Ronald Yu有很多好朋友,基本上都在知名台企工作,比如HTC,华硕,Mediatek,等等。这些好友也经常询问Ronald他们是否需要辞职然后创建属于自己的公司,而不仅仅是在编程行业里混日子。不过在Ronald看来,如果创业者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很难拿得到投资。 

创投环境发生了变化

Weiting Liu深知在台湾募集天使投资的难度有多大。他首次创业时,希望能够创立一个提供编程培训服务的开放平台Codementor,当时他急需资金去寻找合作伙伴病扩大业务范围。最后,得益于私人人脉关系,他终于从本地风投基金公司TMI募集到了五位数的投资。

在获得投资之后,他从硅谷的创业孵化加速器TechStars毕业,并且获得了120万美元投资,投资方为TechStarts Ventures,500 Startups,以及Foundry Group。但他,真的只是少数台湾创业幸运儿中的一个罢了。

“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们看到台湾获得天使投资的初创公司数量创下了历史新高。但是我认为,台湾的投资知识依然分布的非常不均衡。一些‘聪明的’天使投资人或是其他类型的投资人,他们觉得自己做的是天使投资,但实际上,台湾大多数所谓的天使投资都是过时的,而且也很狭隘。”Liu说道。

Liu认为,由于台湾创业成功的案例数量太少,导致了台湾天使投资人不愿意承担风险过大的投资。 

激活创投生态系统

台湾政府显然已经发现了本地创投存在的问题,因为他们也在积极努力,希望国际投资人不仅能投资本土创业公司,同时还能把国际化的创投知识,指导,以及合作关系引入到台湾创投生态系统里。

为此,台湾政府创立了自己的创投资金National Development Fund,去年该基金共获得了4.38亿美元支持,希望能帮助开发本地创业生态系统。此外,该基金还计划将8300万美元直接注资到四家不同的风险投资公司,包括500 Startups和本地创业加速器Appworks。

而且在其他领域,台湾也在尝试积极改变,希望能够激活本地创投生态系统。比如从今年七月开始,他们提供了2000个“创业签证”机会,凡是外国创业者在台湾本地创业都能获得一年期的签证。此外在硅谷,也建立的台湾创新创业中心。

此外,台湾本地一些最活跃的天使投资人也开始效仿Y Combinator模式,在本地开启了创业孵化加速项目,其中最典型的就是AppWorks创业孵化器,他们为台湾本土初创公司提供了1000万美元的创业基金。举个例子,91App是一家为品牌和零售商开发个性化APp英语的台湾初创公司,最近,AppWorks帮助他们成功募集到了9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而像台湾天使俱乐部(Angel Club Taiwanese)这样的投资组织,则主要专注于对本地初创公司进行早期投资,其中就包括PCHome,VMfive,以及线上餐厅预订平台EZTABlE。不过,这种投资组织在投资之前通常需要进行三到六个月的投资尽职调查,因此他们还算不上是真正意义的天使投资人。

Su Shi Zhong是台湾天使投资协会秘书长,他这样说道,“由于缺少天使投资,导致台湾创业形式不利。在台湾,投资人似乎更喜欢进行早期投资,但是这种模式并不是天使投资。”

虽然如此,如果你是一家台湾初创公司,获得种子投资的机会并不多,而很多在创业者眼里看似的天使投资,其实不过是一些投资人的盲目投资而已。

不过,台湾的确存在天使投资人

startup-stadium-doors.jpg

Wayne Huang和Matt Huang是两兄弟,他们创立了网络安全公司Armorize Technologies,并且被美国的Proofpoint成功收购。现在,两兄弟主要专注于指导台湾本土创业者,并鼓励台湾本土创新。

目前,Wayne Huang和Matt Huang担任台湾创业馆(Taiwan Startup Stadium)导师,这机构由台湾政府创办,主要为本地初创公司提供指导服务,他们会举办创业指导训练营,并且在海外创业活动中积极推广本地创业公司。最近,台湾创业馆正在帮助UX Testing公司加入TechStarts创业加速器的孵化项目,这家台湾初创公司主要使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帮助客户提升移动用户体验。此外,他们还希望能吸引更多海外投资人在岛内进行投资。

不过,很多天使投资人抱怨台湾缺少A轮融资,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 台湾初创公司创始人缺少商业经验,他们基本上都是工程背景出身。

– 台湾初创公司开发的产品缺少目标市场。

– 缺少全球化思维。

– 太多山寨产品。

“在台湾,我们需要更多成功的创业故事,这样才能吸海外和本地投资人,台湾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而且有能力开发出优秀的产品,要知道,硅谷也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为了形成一个健康的创业生态系统,一个成功的创业案例或是一个成功的创始人是必须的,这样才能吸引来更多天使投资。因此,台湾现在急需的出现一个“独角兽”来打破僵局,而且台湾创业者们也需要变得更具创新性,同时定位好自己的目标市场。

幸运的是,那只“独角兽”可能已经出生了。

文章来源:品途网
喜欢 (0)
分享到:

评论 抢沙发

登录后发表你的伟大言论!

立即登录